除了單選區和集選區總數各增加一個,人口變動及新的住宅發展也讓多個熱區如馬林百列、東海岸、西海岸和淡濱尼都出現變化。
對反對黨不利,也就是對執政黨有利。
如何切蛋糕,眾口難調反對黨的看法可綜合為幾點:
該報告不夠透明,有操縱選區劃分之嫌。
新加坡前進黨秘書長潘群勤說,同上屆2020年國會選舉比較,全國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這一次透露更多選區範圍修改建議的背後原因,但仍然不夠透明。
民主黨指出,委員會沒同利益相關者公開討論,就展開重新劃分選區範圍的工作。民主黨日前才為武吉巴督區的競選活動舉行籌款餐會,武吉巴督區和裕華區卻在此時消失,這個「巧合」令民主黨感到很失望。
這裡的「利益相關者」不就是反對黨嗎?
如果把全國選區看作一個大蛋糕,這塊蛋糕如何切法,各「利益相關者」肯定有不同的說法。
單是這個檢討工作便可以吵翻天,怎麼「切」都有不同反應,反對黨之間也有利益衝突,甲黨看中的一塊,可能乙黨也在流口水。
每一屆大選前的選區劃分都是全國選區範圍檢討委員會的職責,什麼時候有跟「利益相關者」磋商過?
執政黨對選區劃分沒有多大反應,這也似乎印證了反對黨的說法:選區劃分大權操在官方的檢討委員會手裡,劃分結果當然令執政黨滿意。但事實是否如此,也不一定。
喋喋不休,無助於布陣
這是否打散了反對黨的原來布局,它們過去的勢力經營是否就此前功盡棄?相信有些執政黨議員也會對自己原來的選區被改變而感到失望。
選區形勢既定,朝野各政黨接下來要做的是各就各位,進行人馬的部署。再針對選區劃分喋喋不休,無助於打選戰。
幾位反對黨領袖雖有不滿,也不忘表明會努力去爭取選票。
在反對黨陣營中,屬邊緣政黨的國民團結黨有意角逐淡濱尼和馬西嶺—油池等五個集選區,以及淡濱尼尚育和三巴旺西這兩個單選區。
人民力量黨有意角逐三個集選區和兩個單選區。
紅點同心黨則有意競選三個集選區和三個單選區,包括新的裕廊東—武吉巴督集選區和裕廊中單選區。
人民聯盟也準備角逐八個單選區和兩個集選區,包括惹蘭加由和女皇鎮單選區區、丹戎巴葛集選區和惹蘭勿剎集選區等。
這些可視為初步表態,到時候各政黨能夠出動多少兵馬,它們之間能否進行合作,避免互相殘殺,削弱彼此的機會,都是決定大選結果的重要因素。
形勢不一定有利於執政黨
在短短的競選期間,反對黨要加強選民與它們的認同,即使是人們所熟悉的兩三個反對黨也不容易,更何況平時冬眠的小政黨。
選區形勢大變動,也不一定有利於執政黨。選民更關注民生議題,不同階層也有不同的訴求。
由第四代領導領軍主打的下屆大選變數不小,加上世界局勢不穩,他們豈敢掉以輕心?畢竟他們的選舉包袱非反對黨可比。
選區範圍有所變動是必然的,這也意味著,即使是原議員也要在基層更加努力耕耘,與更多新選民打交道。
每一屆大選都是重新洗牌,不管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的選區都會受到強力挑戰。
哪些選區會出現激烈戰火,朝野政黨基本上都心裡有數,而候選人的素質和臨場表現才是決定勝敗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