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2025-03-19     静姝     5310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在新加坡,诈骗分子的手段愈发猖獗,一场历时37天的精密骗局如同毒蛇般缠上了50岁的Jane。这位原本计划用毕生积蓄120万新元购置新居的普通女性,却在诈骗分子精心编排的"警察追凶"剧本中,先后经历银行账户被操控、现金当面交付等荒诞情节,最终沦为完美犯罪链条上的牺牲品。

这场以"自证清白"为名的骗局,不仅复制了近期中国晋城、杭州等地频发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包括伪造警察证件、利用视频软件制造办案假象等典型特征,更通过长达月余的心理操控,将受害者逐步驯化为主动配合的"共犯"。

当Jane最终意识到自己亲手将购房款分批送入骗子手中时,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已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信任危机的最新注脚。

01 骗局初现‍ 假冒警方来电设陷阱

去年12月11日清晨,Jane正在享用早餐,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电话那头,一个自称是新加坡警察部队反诈骗中心(Anti-Scam Centre,简称ASC)工作人员Jenny Koo的女子,用看似严肃的口吻告知Jane,她的身份证被不法分子用于注册SIM卡发送垃圾简讯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简满心疑惑,询问SIM卡注册地址,发现并非自己的住址,这让她的警惕性有所提高。然而,Jenny却建议她报案,并将电话转接至所谓的“警方调查组”

接电话的是另一名骗子,自称 “杨督察”。通话中,他刻意营造出忙碌的办案氛围,用对讲机与他人交流的声音让简觉得此次通话颇为正规。

一番 “调查” 后,杨督察告知Jane,大华银行一位名叫 “Serena Chilyn” 的分行经理冒用她的身份开设账户洗钱,还称Jane从中收取了 10% 的佣金

为证清白,Jane需每日四次通过WhatsApp向他报备行踪,并提供银行对账单。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起初,Jane心存疑虑,要求杨督察证明身份,对方出示了一张 “警察证件”。她又质问为何自己在大华银行的真实账户未收到身份被冒用开户的通知,杨督察辩称身为分行经理的Serena Chilyn有办法 “隐匿” 账户。

在之后几日与杨督察频繁交流,对方不断过问她的日程安排,Jane逐渐相信他真的在调查案件。杨督察还拿出一封信,警告Jane若涉嫌洗钱可能被拘留 60 天,严禁她向第三方透露消息

彼时,Jane家中有亲人离世,自己身体欠佳、工作繁忙,她说:“我当时根本没心思做决定…… 就想着,你们要什么,我给就是了,别来烦我。”

02 骗局升级 转账、交现金 “协助调查”成深渊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紧接着,杨督察将Jane引荐给他的 “上级锺督察”,申请 “优先财务审查”,这实则是骗子诱骗受害者转账的惯用伎俩。为免被拘,Jane依言而行,从积蓄中取出50万新元,存入一家中国银行新开的账户。

这位自称 “锺督察” 的 “上级” 告诉简,他们需要她协助揪出像Serena Chilyn这样的银行内部人员。“他让我深信…… 我是在帮警察。”

12月18日和19日,Jane分九次从中行账户向骗子转账,每次金额略低于2万新元。骗子称这些只是引蛇出洞的 “假付款”,她的实际资金不会受损。

此时,真正的反诈骗中心有所察觉。但锺督察早有准备,事先警告JaneASC可能来电告知她遭遇诈骗,让她坚称自己清楚在做什么,不必向ASC说实话,因为她正在协助 “警方” 办案。

当真的ASC来电,所言与锺督察如出一辙,Jane彻底深信不疑。就这样,总计约18万新元落入骗子囊中。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此后,骗子变本加厉,要求Jane当面交付剩余的 32 万新元现金。见面时,锺督察与Jane保持通话,指引她将钱交给何人。Jane回忆,来取钱的男子穿着T恤牛仔裤,像个 “小混混”。

此后又有三次碰面,她一次次将更多现金交出用于 “调查”。短短一个多月,120 万新元就这么没了。

03 真相大白 家人暖心陪伴,受害者反思

当"警方"成为诈骗帮凶:一位50岁新加坡女性在一场完美骗局中倾家荡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