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碩士生質疑中國學生英語水平,Reddit掀起跨文化論戰

2025-03-19

就在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一名碩士生在Reddit論壇上匿名發帖,直言質疑「中國同學的英語水平是否拉低了課堂質量」,隨即引發了一場跨文化、跨地域的激烈爭論,支持者與反對者針鋒相對,爭論暴露了留學生群體的語言焦慮。

錄取標準爭議 符合要求還是另有考量?

部分Reddit用戶對此作出回應,為NUS的錄取標準辯護。

他們指出,中國學生符合學術和行政要求,入學成績達標,並能通過英語考試。

此外,他們大多支付全額學費,不享受政府補貼。

一位用戶直言:「學校如何預測他們的社交行為?語言或交友方式並不是錄取標準的一部分。」

然而,也有網友提出不同看法,認為NUS的碩士項目長期以來「以中國學生為主導」,可能與新加坡維持華裔人口比例的政策有關。

有人表示:「NUS在中國被視為頂尖學府,新加坡或許也希望藉此吸引高素質人才,並鼓勵他們成為永久居民。」

此外,有用戶指出,新加坡的低出生率影響了本地研究生數量,因此NUS更加依賴海外市場

語言與社交 學術之外的挑戰

除了錄取標準,許多用戶也分享了自己的留學經歷。

有網友提到,在南洋理工大學(NTU)的朋友曾在小組項目中遇到類似情況——他是唯一的新加坡人,其他成員全是中國學生。

儘管他願意把這當作一次學習機會,但小組最終還是希望換人,理由是「溝通和文化挑戰」

另一位用戶則講述了自己在美國留學時的經歷。

他在紐約某大學遇到一群中國學生,他們幾乎只說中文,很少與非華人學生交流,也更傾向於單獨完成任務或僅與亞洲學生合作。

這種情況在不同國家的大學中似乎都存在。

此外,部分用戶表達了對語言障礙的擔憂。

有評論指出,一些中國學生在英語表達和理解方面存在困難,影響了課堂討論和合作。

不過,也有人表示,語言問題並不局限於中國學生,「一些歐洲學生也有類似困擾,畢竟英語並非他們的母語。」

文化隔閡還是排外情緒?

面對批評,原帖作者堅稱自己並非歧視中國學生,而是因為文化和語言障礙導致課堂互動受限,甚至在小組項目中感到被冷落。

他解釋說:「我的班上只有兩名非中國學生,我們經常感覺被排斥。」

有用戶勸放寬心態,認為與中國學生建立聯繫後,會發現他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並且能在技術或學術問題上提供幫助。

但原帖作者回應稱,自己希望獲得的是更廣泛的國際化體驗,而非被迫適應一個單一文化的環境。

他強調:「作為付費學生,我期待的是多元文化的氛圍,而不是僅僅圍繞著同一種語言和文化。」

不過,部分用戶認為,原帖作者的期待過高,指出「並非所有人都需要滿足你的社交需求」,並建議他在選擇碩士項目時做好更多調研,而不是將問題歸咎於大學。

NUS排名高,體驗不匹配?

除了文化適應問題,原帖作者還質疑NUS的全球排名,認為其學術質量和學生體驗並不相符。

他問道:「如果這裡缺乏多樣性,教學質量也一般,那麼NUS的高排名到底意味著什麼?」

對此,一名Reddit用戶表示,NUS的全球排名更多依賴研究成果,而非教學質量。

NUS通過大量資助吸引頂尖研究人員,但它並非像常春藤盟校那樣致力於培養思想領袖,而是更注重為本地經濟提供人才。

「全球排名就像衛生紙——有時候有用,但用完了也就沒意義了。」他認為,除非目標是進入學術界,否則排名遠不如實際學習體驗重要。

數據與真相 NUS的中國學生錄取標準

官方門檻 vs 實際篩選

根據NUS 2025年最新招生政策,碩士申請者需提供雅思6.5或托福85分以上成績,法學、商科等專業要求更高。

然而,一名自稱招生助理的匿名用戶透露:「部分理工科專業會優先考慮學術成果(如論文、科研經歷),語言成績可能彈性處理」。

這或許解釋了爭議中「低分錄取」的個例。

中國學生的「雙重挑戰」

數據顯示,2025年NUS國際學生占比30%,中國學生多數來自985/211院校,平均績點3.5/4.0以上

然而,學術優勢未必轉化為語言自信。

在追求全球化的進程中,頂尖學府如何平衡學術理想與現實利益?答案可能比語言成績單複雜得多。


相关文章

  • 新加坡男幫妻子申請准證,卻因這一舉動遭拒簽、雙雙被罰$3500!
  • 網傳視頻男子遭人毒打 警逮一對男女起武器和現金
  • 酒後暴行!65 歲男子巴士站狠毆女鄰居,再襲警獲刑 18 周
  • 當啃老族伸手要錢 不肖女打老母入獄
  • 業者預計來臨長周末 往新山乘客人數將增加五成
  • 獅城女子稱於美國機場被扣留兩小時 還被官員問及銀行存款數額
  • 綠動新加坡活動回歸 推出900多個項目
  • 女神卡卡下周本地開唱 商家紛紛推出主題商品和活動
  • 黃總理:大選後首要任務是處理經濟問題及對國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