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抗拒學華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讓孩子願意學華文,興趣才是關鍵!
——萬事通說
倩倩,是一名在新加坡教學的華文老師。她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在新加坡教華文。教學6年後,倩倩對於新加坡孩子學習華文的情況,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在世界聞名的,但相比英語,新加坡的孩子們在學習華文方面會有更多的問題。
1
「沒有用」和「用不上」
在新加坡,很多孩子常說的並不是華文,而是英文。教學中,大多數的科目,以及教學方式也都是英文;日常工作中,交流、各種文件也都是英文。
這對孩子們的華文學習造成了一定影響, 「沒有用」和「用不上」成為孩子學習時遇到的隱形難題! 隨著孩子對知識了解的更多, 華文水平跟不上的話,孩子不知道怎麼用華文表達,就會自然選擇說英語 ,華文也就逐漸退步了。
在教學時,倩倩就發現相比起華文,孩子們更傾向於說英語。學生課下見到她問好,說的也都是英語。
2
讀寫不占優勢
這些年的教學,倩倩也見證了不少孩子的成長,其中不乏新移民家庭的孩子。
總體來說, 新移民家庭的孩子學華文是占有優勢的 。如果孩子從小就學華文,那麼他在 口語方面占據優勢 ,聽和說是沒有問題的,表達方面會更流暢。
但在 讀和寫方面,新移民家庭的孩子就不占什麼優勢 了。相比起口語方面,孩子們認識的字卻並不多,寫字時也會出現「畫畫」的情況。不是一筆一順寫下來,而是把字畫出來。
倩倩教過很多類似情況的新移民家庭的孩子,但只要自己努力學習,按時完成功課,認真思考老師教導的內容,華文水平都會有很大的提高,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都成為學生的優勢!
3
孩子討厭學華文
倩倩在教學時,就有家長和她訴苦說, 孩子在家經常說自己「不想學華文,好無聊」、「不想去上華文課」、「討厭華文」 ……
有的家長會心軟,讓孩子少學華文。但多數家長還是望子成龍,希望孩子能學好華文。時間久了,孩子們難免覺得自己的想法不被父母理解,再加上學習華文越來越難,孩子們會產生牴觸心理。
越牴觸越學不會,越學不會越牴觸,成了打不開的結。 倩倩說,一名好的華文老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們的情況,逐漸引導他們對華文的興趣,讓他們少抗拒,多主動地學習華文。
4
從小主要學英文
教學多年,在倩倩看來, 新移民家庭應該讓孩子從小就學華文,在家裡給孩子創造說華文的環境 。至於一些家長擔心孩子英語會落下,在倩倩看來,「其實這大可不必。」
畢竟新加坡在小學階段有超7成的課程時間使用英文,只有不到3成的時間使用華文;在中學,使用華文的比例進一步縮短至不到2成,只有在特選中學和初級學院的雙文化課中,才有更多的課用華文教導。至於高等教育,包括理工學院和大學,教學用語是英文。
對於新移民家庭來說,孩子學英文並不是很著急,他們在上學後有很多的時間去學習英文。 當務之急,是學好華文。
專為新加坡學生打造的
在線華文提分課來了!
除了在生活中避免以上幾個問題,孩子們的華文學習也不能落下!
為了能讓更多的新加坡學生學好華文,提高華文水平,學而通精心推出了 學而通華文在線課程 !
讓孩子們告別枯燥被動學習,解鎖華文學習新姿勢!
如此實用、寶藏的華文課程
現在0元試聽!
快來掃描下方海報
報名領取吧!
「引起孩子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是老生常談了,但無疑是正確的一句話。
為了引導孩子對於華文的興趣,不對華文學習產生牴觸情緒,學而通華文在線課程 摒棄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穿插趣味性華文元素。
趣味授課
圖文並存,便於學生理解;
鼓勵學生開口 說華文,和 小夥伴溝通;
融入故事、動物等元素,吸引學生好奇心。
「學習離不開好的老師」
在學習中,一名好的老師,同樣重要。學而通華文老師,都是 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新加坡本地的老師,要更懂新加坡學生的華文學習需求 。
豐富經驗的老師
有5年以上的華文教學經驗;
及時批改作業,關注學生學習進步;
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學習程度調整教學;
更熟悉新加坡華文教材,以及教育部考試大綱;
2-6人的小班課程,老師能觀察到每個學生學習情況。
「系統的教學體系」
學而通華文在線課程,教材由教學多年的老師精心打磨,追蹤反饋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更新。系統性、多方位教學,加強華文水平。
系統性教學
教材內容結合曆年名校考題;
拼音、字、詞、句子循序漸進教學;
注重聽、說、讀、寫多方面綜合加強;
課前預習、課上手眼耳並用、課下作業形成閉環。
新年期間,學而通華文新推出「團購贈課」活動,多人團購就能以同樣的價格獲得更多的課時,多至 贈課25節!
現在報名
優惠多多
多人團購
一節華文課低至$20!
還能享受一次華文測評
一個專屬孩子的華文學習報告!
添加學而通老師
即可領取0元試聽課~
(微信號:sgtong011)
熱門教育活動
點擊查看 - 往期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