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激增香港如臨大敵 全球多處卻陸續採取「愛理不理式」抗疫

2022-02-14

香港疫情突變,周末新增病例達1514起,另有1500起初步確診。新增病例中,輸入病例只有5起,意味著奧密克戎病毒已在社區傳播開來。

特區政府剛於日前宣布,把限聚令擴充至私人場所,禁止兩個家庭以上的跨家庭聚會,公共場所的群聚人數也從四人收緊至兩人。

香港疫情突變,PCR檢測中心湧現大批人潮。(法新社)港府這周將向立法會申請260億港元(約45億新元)撥款,以推出第六輪的防疫抗疫基金,資助的行業包括旅遊業、載客運輸業、洗衣及洗碗行業、職業介紹所等等。清潔工、保安員、失業人士都會獲得援助。

特首林鄭月娥說,此次推出防疫措施非常猛烈,但「合情合理」。她希望爭取時間推高疫苗接種率。

香港去年初就開始推行全民接種疫苗計劃,還給予不小的獎勵,當時頗讓我們羨慕,但社會的反應慢熱,至今接種率仍不達理想。

香港跟隨大陸,實行清零政策,多個月來一直維持很低的病例,也許這反而給市民一種虛假的安全感,沒有感受到接種疫苗的迫切性。

奧密克戎病毒的傳播威力突破香港的防線,已引起不小的恐慌。因為香港人口密集,高樓大廈林立,病例很容易翻倍。這次的緊急收緊,讓港人第一次面對疫情以來的最嚴密的限制措施。

香港東涌的臨時冠病檢測中心外出現長長的人龍。(法新社)當全球各地紛紛加入「與冠病共存」的行列,放鬆限制或是全面解除措施,香港的加劇收緊,似乎是與全球潮流背道而行。

儘管疫情急轉直下,「與冠病共存」對香港還不是一個選擇,因為這得看大陸的政策走向。

香港的動態清零策略拖延下去,更多外資和駐港人員也跟著「清零」出去,它所付出的經濟代價就越大,港人也許應該開始習慣每天有多起確診病例的現實。

北京冬奧過後,可能是「動態清零」開始鬆動的時機。

在歐洲,各國紛紛宣布解除防疫措施,瑞典衛生部長更直接了當地宣布「大流行已經結束」,「雖然病毒還在,但已不構成社會威脅」。

瑞典的「抗疫」從一開始就非常放任,不知道什麼叫做封城,限制措施也是做做樣子,全靠個人的自覺。

瑞典那種愛理不理式的抗疫策略,如今反而成了「與冠病共存」的先鋒。(彭博社)諷刺的是,全球疫情發展到今天,可能說明瑞典愛理不理式的抗疫策略反而成了「與冠病共存」的先鋒。

新加坡與冠病「共存」了多個月,每日新增病例連續多天創下上萬的紀錄。最新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兩周累計病例已突破10萬起,每日平均新增超過8000。

以此速度發展下去,專家估計會在下周達到疫情頂峰。近日,社會上反而不見太多的恐慌,小販中心、商場等等處處人潮,一片景氣。

我們周圍每天都有親人、朋友或是同事傳出「呈陽」的消息,似乎印證了瑞典的看法,「病毒還在,但已不構成社會威脅」。

新加坡與冠病「共存」了多個月後,新加坡航空公司2月9日在面簿專頁發布招聘機組人員的啟事。這是新航兩年來首次招聘,以應對接下來的人力需求。(海峽時報)鄰國馬來西亞的國家復甦委員會近日向政府建議從3月起解除所有的限制措施,全面開放邊境,也等於是宣布勝利。

馬國內閣還沒有正式表態,也沒有立刻拒絕。

全球疫情形勢也許到了「否極泰來」的時刻。

各國被疫情搞到很疲勞,人們心頭的壓抑、民生的困苦,似乎已經比病毒更可怕。

美國的冠病口服藥Paxlovid已隆重登陸新加坡,我們看到結束疫情的苗頭了。

希望這不是想得太美!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當局加強取締電子煙 逾1.79萬人因擁有和使用電子煙被取締
  • 在社媒誹謗部長及職總秘書長 男子接律師信後刪文道歉
  • 文慶路DBSS組屋149萬元轉售 創該區轉售價紀錄
  • 40人用餐後現腸胃炎 餐館因食安疏漏被罰850元
  • 港口頭四月貨櫃吞吐量增6.1% 達1418萬個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