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我们请你喝茶,你现在就能挺身而出。”
所谓重要的话要说三遍,李显龙资政担任总理的时候,至少在三个公开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说过上面这句话:2004年的国庆群众大会、2011年国立大学肯特岗部长论坛(Kent Ridge Ministerial Forum),以及2019年新跃社科大学部长论坛(SUSS Ministerial Forum)。
李显龙资政当时也是人民行动党秘书长,但即便他没有登高一呼,向行动党毛遂自荐的人从来没少过。
有趣的是,自动请缨的人,却揭露了行动党征才制度一个“古怪的地方”。
与此同时,喝过茶的人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入党,有人甚至“只想落选”。
但要说服他们还是有办法的,有一招就连两名高级律师都招架不住,最终只能点头。
有人毛遂自荐吗?
行动党既然邀请潜在候选人出席茶叙,可想而知已经相当了解对方的背景。
借用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在2019年配合新书发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所说的,就是:
“人们坐等受邀(参加茶叙),但我们也知道他们(需要被邀请的人)是谁。没有百分百,也有80%。新加坡很小。”
因此,即便有“别坐等受邀”的呼声,吴作栋还是指出了这个“古怪”的一点:
“当有人自动请缨,你会有点怀疑......虽然我们对自动请缨者有戒心,但我们不会不予理会。我们也见他们,也有发现他们还符合要求的例子。不过大体上他们都是受邀的。”
有人“只想落选”
前国会议员张有福(左)与义正律师事务所联合管理合伙人张祉盈。(红蚂蚁制图)
受邀喝茶的潜在候选人未必愿意加入,众所周知,但还得看这人的“落选意愿”有多坚决。
前议员张有福2017年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回忆道,第一次到行动党总部“喝茶”时,还以为是该党要他就工运事宜提出反馈。
当他知道是去接受面试时,他却刻意处处跟面试者“唱反调”,只因为他当时有机会到欧洲工作。
没想到,这么做反而让他受赏识,他最后经不起“能为一代人改变体制”的诱惑,穿上白色衣裤出征,最终从1988年到2020年,一连担任七个任期的国会议员。
另一名“茶客”虽然也姓张,立场就明确得多。
义正律师事务所(TSMP Law Corporation)联合管理合伙人张祉盈(Stefanie Yuen-Thio)2023年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坦承,自己两次受邀喝茶,却一心“只想落选”:
“老实说,我努力不让自己被选中,因为觉得自己会做得差劲。”
她也说,部长见到她时,她会表示自己乐得退居幕后:
“他们就问,你想做些什么?我说,扛桌搬椅,什么都行,除了穿白色,okay?哈哈哈!”
有什么杀手锏?
《联合早报》形容张祉盈是“形象强悍的法律界名人”,这虽然也适用于另外两人,但不同的是,他们都“不敌”前国务资政贾古玛教授的一招,最终也被罗致行动党麾下。
这两人便是贾古玛在国立大学法学院的得意门生,前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文达星和内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
文达星(后)与尚穆根,摄于1989年1月。两人在1988年大选初试啼声,分别当选大巴窑集选区议员和三巴旺集选区议员。(新报)
贾古玛的杀手锏,其实还是效仿了吴作栋和丹那巴南的故智。
他在自传“Governing: A Singapore Perspective”中回忆道,吴作栋在1979年通过时任加冷单选区议员丹那巴南邀请他代表人民行动党出征下届大选,他起初婉拒了,但丹那巴南和吴作栋却反问了他这道问题:
“假设你是我们名单上排名第一的人选,你却拒绝邀请。我们只好顺著名单问下去,但所有人都拒绝了我们。最后,我们只能邀请排在末位的人选。日后如果新加坡出了什么乱子,你会后悔吗?”
这一问让贾古玛难以回绝,他因此以行动党候选人竞选1980年大选。
几年过后,贾古玛也使出同样一招,为行动党“钓”到了他的两名徒弟:
“当时,我在法学院最出色的学生是文达星和尚穆根。我请他们两人分别到我的办公室来,问他们是否愿意竞选。他们的答案跟我起初的答案类似,所以我就以我当年被问过的问题再问他们一遍,他们就同意了,也就这样成了国会议员。”
但若谈到说服力,又不得不提建国总理李光耀。
律师出身的李光耀口才自然不在话下,他在说服有潜力的人选参政时,其中一招倒和丹那巴南的“杀手锏”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醒对方,有义务为国家服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