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点钟要上新加坡电台958谈谈酒店,找了照片,勾起不少回忆,我应该没有在本地媒体上谈过酒店,但其实很多难忘的,甚至难堪的回忆。
(1)在巴厘岛的COMO Shambhala Estate,这是一家推崇健康生活的酒店,所以酒店为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其中一项是灌肠,理疗师说,流程结束后,要在治疗床上躺半小时才出来,我比较心急,而且觉得那个像孕妇生产的坐姿颇为难受,我休息了约15分钟就跑出来,结果和公关采访的时候,流了一地的水,还好是干净的。哪里流出来的水,就不仔细说了。
(2)德里的安缦居尚未开张,公关就安排我入住,结果整个酒店只有我一人,蛮可怕的,这酒店很特别,是一栋十几层楼的建筑,每个户型都有小泳池,那工程有多艰巨。后来这酒店卖掉了。
(3)瑞吉酒店的管家服务十分有名,而且很会收拾行李,所以每次入住瑞吉都让他们为我折衣服,打包行李,这样才有故事可写。
(4)马尔代夫W酒店的Minibar其实散落在度假村各处,都是大大的冰箱,有各种饮料和雪糕,任拿任吃。
(5)肯亚北部的一家酒店,由于当地物资匮乏,采用了各种形状的木头设计,十分环保,酒店安排我入住的房间是威廉王子向凯特求婚的房型。床有轮子,可以推到阳台,在漫天星空下入眠,结果半夜下雨,又得把很重很重的床推回去。
(6)入住东京半岛,估计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能坐劳斯莱斯了。东京很重视住客的体验,除了经典的Valet Box设计,这家半岛还贴心的在客房里设计了吹干指甲的装置。
(7)京东的星野集团的酒店,早餐可以选择room service,服务员是背着电磁炉等到你面前把汤和粥等加热。
(8)曼谷的The Standard 员工的制服穿得比客人还要漂亮。
这是多年前给香港《明报》写的稿子,谈经典酒店。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looking backward.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Benjamin Button
金融海啸肆虐的当前,重回经典的呼声颇高,皆因经典,正如过去的回忆一样温暖,不会让人失望,而现在和未来却都同样让人战战兢兢举目无措。
每一座像样的城市,都应该有一家经典酒店,它是地标,更是当地人集体回忆的时间胶囊,封存了几代人的故事。它就是“那家酒店”,当地人说起它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甚至为它取个小名,正如香港的the Pen,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了香港的历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