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莱佛士、曼谷的东方、仰光的The Strand、槟城的E&O(东方大酒店)、孟买的Taj,它们不只是一家酒店那么简单,它们比其他酒店多了故事,历史给它撑腰,名人为它立传,经典是时间炼成的。
经典不是不会过时,只是它把过时当成一种个性,在这个大家不断往前冲生怕落后的时代,它们却小心翼翼的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仪式,时间仿佛在某一处停止了。
你走进经典的酒店,发现一切和你童年想像的,或曾经体验过的回忆吻合,就好像不小心尝到了一口童年的滋味。你以为你已经忘记了,或失去了,不复返了,原来它们一直在那里。比如半岛永远人满为患的下午茶、劳斯莱斯接送等服务都已经成了经典。
香港半岛酒店1930年代茶舞
半岛酒店举行80周年庆,带回了茶舞的传统,重现了几十年前时尚潮人如何挥洒青春汗水的方式,除了雪茄、香槟和糕点,甚至还供应Green Spot。香港早已不产Green spot,所以酒店还得由新加坡进口,为了维护传统,不惜任何代价。
莱佛士里的long bar,总会供应带壳的花生,酒客直接把花生壳丢在地上,在long bar里,它的客人有当垃圾虫的权利。
旅行最有趣味的环节就是能让你暂时转换身份,步入百年老店,每个人都成了绅士淑女,举手投足都要稍加注意。莱佛士酒店甚至曾定下规矩,著拖鞋和短裤者不得进入大堂。
如果你鄙视这种欧陆派的奢华,嫌弃它不够时尚过于拘谨,那或许只是因为你太年轻,未见沧海,自然不懂得“age gracefully”的难度,每个人都会老,只是有人越老越精彩。时尚会褪色,风范却长存,这是经典的名言。
经典的酒店,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故事说久了,叠床架屋的人云亦云成了传奇。谁谁谁睡过它家的床,谁谁谁在棕榈树荫下完成一篇现在已经成了经典的小说,那毕恭毕敬的印度人服务员和傲慢的白人同胞都成了他小说里的人物。谁谁谁不是谁谁谁,他们是康拉德、毛姆、奥黛丽赫本和伊丽莎白泰勒等等等。
李光耀的婚礼就在莱佛士酒店举行。
这些故事不是冰箱里的速冻食品,它们甚至成了创作人的灵感。
《甜蜜蜜》里的姑妈不断复述她年轻时和威廉荷顿于半岛酒店里的邂逅,然而却没人相信这个年华老去的女人的回忆,后来黎小军在整理姑妈的遗物时,才发现了姑妈偷偷收起来的酒店餐具和纸巾。
半岛酒店甚至定期请专人擦拭这些下午茶银器,把年代久远的故事打磨得更为光滑亮丽。
半岛酒店的银器
话虽如此,经典酒店不只是古董,虽然它们都很像尚未绝迹的恐龙,其内在精神却是创新的。所有的半岛酒店客房内都设有独特的Valet箱,也已经成为其招牌设计。
东京半岛同样继承了以客为尊的传统,并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设计了不少有趣的细节,房间内甚至设有指甲吹干机,为客人设想周到。
由时间豢养的经典,知道它的人比体验过它的人多上N倍。
经典,对普罗大众来说,总只有瞻仰的份,然而所谓经典体验,并不一定等同于昂贵消费。
曼谷有屡次获奖的东方酒店,其中的SPA设于客房主楼的对岸,一次水疗一场船程,要做SPA得慢悠悠的晃到湄南河的另一头,也只有它的客人才愿意把舟车劳顿当成是体验的一部分。
然而曼谷还有另外一家低价的经典酒店Atlanta,它是50年代的boutique hotel,还是曼谷第一家拥有泳池的酒店,各大权威媒体如《卫报》等都曾经为它做过大篇幅报道。
酒店入口极小,醒目的挂着“我们不欢迎寻欢客”的指示牌,甚至还有一个小牌子,写上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如果你清楚知道,这就是你要找的地方,如果你不,那么你永远都不会找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