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陆军总长梁振伟少将(David Neo)近期卸任,引发外界对其可能参选2025年大选的猜测,这再次将新加坡独特的"军转政"现象推向台前。
事实上,梁振伟少将若从政,并非首位踏上此途的高级军官。长期以来,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常从新加坡武装部队(SAF)选拔政治人才。
从李显龙到陈振声,这个城市国家为何偏爱让将军们执掌政治?他们如何完成从"命令式"到"协商式"领导力的蜕变?本文将揭秘新加坡军政互通的深层逻辑。
从军营到政坛:新加坡的“传统路径”
前部长、准将杨荣文称,在新加坡,国防与国家地位和独立“不可分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动态从未改变,新加坡武装部队和国民服役是国家核心机构。
新加坡的军政联系可以追溯到国家独立初期。当时,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后殖民社会政变频发,新加坡的第一代领导人李光耀和吴庆瑞,为了确保稳定的军民关系,采取了将军队融入社会、置于文官控制之下的策略。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军队与社会脱节,还为后来高级军官向政坛的过渡埋下了伏笔。
与一些国家不同,新加坡接受军官培训的人员除军事技能外,还学习专业和技术知识。从新加坡武装部队退役后,他们继续在公共生活中服务很常见。
从政的前军官们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比尔维尔·辛格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级军官向政治领域的转变可行且受鼓励。
比如李显龙、张志贤和杨荣文等,他们都获过新加坡武装部队奖学金,该奖学金是新加坡国家形成的组成部分。在新加坡,有才能者被视为精英,可因社会更大利益进入政治和公务员领域。
01 李显龙曾任准将,1984年投身政治,1990年底成为副总理,2004年接任新加坡第三任总理,去年卸任。
02 张志贤曾是海军少将和海军总长,1992年进入政治领域,1995年成为政治官员,次年任内阁部长,目前是国家安全统筹部长。
03 前陆军总长陈振声2011年辞职从政,同年选举后任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代部长,2013年9月成为内阁部长。
04 现任政治官员:新加坡首位女将军颜雪芳,2020年涉足政治前是空军准将,选举后任政务部长。
05 圣辉高级政务部长在新加坡武装部队服役28年后,2017 - 2020年任人民协会首席执行官,之后进入政治领域,选举后任政务部长并于去年5月晋升。
前国会议长陈川仁在2011年进入政治领域前是陆军准将,2014 - 2017年任内阁部长,之后成为议长,2023年因婚外情辞职;
此外,前战斗机飞行员黄国光在空军服役19年,2020年大选前前往淡马锡国际,去年5月被任命为高级国会秘书。
"军官群体代表着新加坡精英治理的标杆,他们的转型是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一部分。"——国大政治学副教授比尔维尔·辛格。
03 军官从政的"双刃剑"
从军事领域转向平民政治并非新加坡独有,美国也有诸多例子,如詹姆斯·马蒂斯和劳埃德·奥斯汀退役后分别担任国防部长。
Step 1 可转移的技能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退休军官拥有独特技能组合,包括领导大型复杂组织、激励团吉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及跨团队合作的经验。
在操作层面,他们具备战略规划、分析、快速决策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军队灌输的纪律和道德行为也易转移到平民世界。高级军官因与政治领导人和高级公务员密切互动,熟悉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辛格副教授表示,高级军官对新加坡战略需求的理解不同于普通平民。全国职工总会学习中心主席林瑞生也是新加坡武装部队海外奖学金获得者,他认为在军队的时光有价值,领导力的诸多技能在军事和民用环境中通用。
Step 2 成功并非必然
然而,拥有军事履历也有潜在陷阱。平民世界协作性更强、等级制度较少,军队的权威领导风格可能与平民环境期望冲突。
成为议员需经历学习过程,包括熟悉基层、议会程序和国际关系等。前军官的适应程度取决于开放心态、是否放下骄傲及对公众关注的接受程度。如今因社交媒体和透明度,这种转变更困难。
在吸引选民方面,军事背景不如基层行动和行为重要,高级军官的个性、气质及为选民服务的诚意是关键,情商等软性方面对年轻选民也很重要。
前部长杨荣文称,了解不同背景新加坡人的生活等需数年努力,在政治中同理心很重要。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