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餘的閒錢該存到哪兒好?
小夥伴的「擔憂」,其來有自。
本地主要銀行的定存利率,以及一些過去廣受歡迎的儲蓄戶頭利率,都已逐漸下調。
例如,星展銀行最新的定期存款促銷年利率已降至2.15%,華僑銀行和大華銀行分別為2.05%和2.30%。
一些必須滿足特定條件,例如用信用卡消費、取得房屋貸款,以及購買保險和投資產品才能取得優惠利率的儲蓄戶頭,亦對利率進行了調降。
這對偏向把閒置資金存入銀行,穩穩拿利息的保守型理財人士而言,難免有種「放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感。
另外找個「撲滿」來放?在當前經濟情勢下,存款利率已不太可能回升。
過去幾年,因全球通脹嚴重,各國央行頻頻升息,但隨著通脹趨緩,如今全球已進入降息循環。
美國聯邦儲備局作為各國央行的風向標,雖礙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選擇放慢降息步伐,但長期來看,降息大環境已然成型,不大可能逆轉。
普通銀行的利率不夠誘人,要不然就是條件一大堆,想要拿到優惠利率還得突破「重重關卡」,
這是否會促使更多人把資金存入利率更具吸引力,也沒有太多條件「綁手綁腳」的數碼銀行?
新加坡目前共有三家數碼銀行,分別為優信銀行(Trust Bank)、GXS和MariBank。
由於數碼銀行不必設立實體分行,可節省租金和人力等營運支出,使他們能為顧客提供更優惠的利率及其他福利。
其中,又以MariBank的存款利率最為直觀。
存戶只要把錢存入MariBank,就能賺取2.5%的年利率,且利息為每日入帳,存款隨時都可提領,沒有時間限制。
MariBank是由蝦皮(Shopee)的母公司冬海集團(Sea)所成立。
由Grab和新電信合資的GXS則有著2.08%的基本年利率,存戶若選擇將資金存放達三個月,則可取得2.78%的年利率。
另外,GXS的存戶也可以選擇另一種「無痛」存法,將錢存入「儲蓄口袋」(Saving Pockets),獲得2.38%的年利率,利息每日入帳,且隨時可以提領出來。
由渣打銀行與職總創優企業合作社(NTUC Enterprise)合資設立的優信銀行(Trust Bank)則麻煩一些,和普通銀行一樣,必須完成一些「任務」,才能享有優惠利率,包括必須用該行的信用卡或借記卡進行交易,維持一定的數額的存款,以及將薪水入帳等。
疑問一、安全嗎?沒有實體分行和「看不到人」,是數碼銀行最引人詬病的兩大特質。
買東西可以沒有實體店面,但把血汗錢存在沒有實體分行的數碼銀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根據金融科技公司FIS的一份調查,有36%受訪者認為,沒有實體分行是他們對使用數碼銀行感到遲疑的原因,同時有34%則擔心沒辦法與銀行職員進行面對面溝通。
無論如何,必須強調的是,存戶存入本地數碼銀行的存款,同樣獲得存款保險(Deposit Insurance)的保障,頂限為10萬新元。
簡單來說,數碼銀行與普通銀行無異。若數碼銀行有個「三長兩短」,存戶10萬新元以內的存款都是安全的。
但本身也是數碼銀行使用者的紅螞蟻完全能同理一些人對數碼銀行「看得到摸不到」的疑慮。
就個人使用經驗而言,目前為止,紅螞蟻在新加坡數碼銀行的使用上並未遇到任何問題。
但在鄰國馬來西亞使用另一數碼銀行,就經歷過了一番折騰。
話說,紅螞蟻某天從一家馬國數碼銀行轉了一筆款項至自己的另一銀行戶口。
豈料轉帳後,系統一直顯示交易仍在處理中,另一銀行戶口完全沒有收到款項,情況持續數周之久,最終才總算完成轉帳。
期間,紅螞蟻多次致電該行客服,但客服人員始終照本宣科,聲稱銀行已經加速處理。
聽到客服的機械式回應,無助感油然而生,難免擔心這筆錢會不會就此不知去向,畢竟,除了熱線電話,當下實在沒有其他管道能求助,銀行也沒有提供任何令人安心的信息。
若此事在普通銀行發生,紅螞蟻至少還可前往銀行的分行,請求銀行職員協助,能見到人,見到實體建築物,和只能對著話筒的感覺終究不同,至少不必一直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
疑問二、拿不出鈔票再者,數碼銀行還有個愛用現金者的「死穴」:
不能提領鈔票。
(沒有實體分行也就算了,居然連實體鈔票也不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另兩家數碼銀行MariBank和GXS則沒有提供這項服務。
對慣於使用電子支付的公眾,這或許並非太大問題,但即使如此,還是得另外再保留一個普通銀行帳戶,確保需要使用現金時,不至於「錢到用時方恨少」。
因此,在考慮是否成為數碼銀行一族時,除了著眼於可能比較優渥得利率,也必須考量伴隨而來的一些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