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关闭门店就是退场 中外大品牌餐饮业被狮城商场租金拖垮?

2025-03-27     清禹     6019

少数国际品牌破解在地化秘诀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李锺琳博士(译音)告诉亚洲新闻台,那些来到新加坡却没有水土不服的外国大品牌屈指可数。

表现出色的有瑞典的宜家、日本的Don Don Donki超市、中国的海底捞火锅以及美国Shake Shack汉堡店。他们的适应能力都超强。

李锺琳博士说,宜家主打“对你的钱包友善的家具”,但用餐区却提供适合本地人口味的美食,很对新加坡人的胃口。

不是关闭门店就是退场 中外大品牌餐饮业被狮城商场租金拖垮?宜家餐区提供了适合新加坡人口味的美食,价廉物美。(海峡时报)海底捞的品牌核心是“卓越服务”,但与此同时它也将其火锅汤底客制化来迎合新加坡人的味蕾。

同样的,Shake Shack汉堡也经常推出“受本区域启发的口味”,顾客的长期回头率很高。

Don Don Donki超市虽没有刻意迎合新加坡人的口味,却将真实不昂贵的日本零食和家庭用品带到新加坡,收获一大批死忠顾客。

Protegie Consultancy的董事Benjamin Chan告诉938电台,新加坡人是喜新厌旧的,新加坡人虽热衷于尝试新餐饮,那份热度最多只能持续三分钟。

“你想想,我们多数人会去一个地点试吃。如果我们不怎么喜欢菜肴的味道,吃过一次就不会再想去。有这么多国际餐馆在新加坡开店,人们每天都有更多选择。”

(红蚂蚁举双手双脚赞成!新加坡人虽喜新厌旧在吃方面却不傻,谁会经常花10多元去Eggslut吃鸡蛋?尤其是当身边有那么多价廉物美的选择时。)

不是关闭门店就是退场 中外大品牌餐饮业被狮城商场租金拖垮?位于星耀樟宜的Shake Shack汉堡店。(商业时报)Benjamin指出,国际餐饮店开开关关,再正常不过。这些大品牌走后,还会有其他外国大品牌争相入驻,优质商场永远没有空铺,前赴后继者大有人在,租金不是阻因。

专家认为,就新加坡市场而言,新加坡消费者最核心的需求永远是“极致便利”。

这种“极致便利”不是体现在优越地点或优惠价格,而是一种心理上的便利与性价比。

国际餐饮品牌会受新加坡人追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国外旅行时曾经去过那些品牌店消费,留下美好回忆,满足了情感需求。

然而,一旦这些品牌进到新加坡,他们不见得就会特地跑去消费,除非刚好顺路。

新加坡人更在意的是这个新品牌,能否与目前的生活无缝衔接?是不是回家的路上可以顺道光顾?是不是周末与朋友约见时,这些品牌店就刚好在周边?

来自中国的餐饮品牌,如霸王茶姬和蜜雪冰城在新加坡都进入“超速扩张模式”。今年5月,中国潮流零售品牌 KKV 也将进驻中峇鲁商场开设大型超市,目标客户锁定14-35岁。

看来,新加坡的国内消费并不是真的疲软,只要能满足新加坡人心目中的“极致便利”,这些中外品牌分分钟还是可以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