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綜合電)緬甸大地震,波及泰國,這次受緬甸強烈地震波及而震感明顯,甚至有高樓倒塌更是少見。專家指出,泰國城市高樓密度大,或許使遠震帶來的破壞更大。
南洋理工大學亞洲環境學院、新加坡地球與觀測研究所的韋生吉副教授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緬甸以前發生過地震,因此再次發生地震也在預估之中。可是,此次地震的強度震級大,釋放巨大的地震波能量,傳播距離也更遠。
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將緬甸地震強度定為7.7級,泰國將地震定為8.2級,震央位於實皆(Sagaing)西北面16公里處,鄰近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距離首都內比都(Naypyidaw)大約100公里,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的走滑斷層活動,屬於淺層地震,破壞力較大。這條名為實皆斷層(Sagaing Fault)的構造是緬甸板塊與巽他板塊的交界。
曼谷這棟在興建中的高樓,承受不住地震的波動而倒塌。(法新社)
泰國自然資源與環境部說,泰國此次很多地區均有震感,特別是北部、東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包括曼谷及周邊。
韋生吉說,泰國境內沒有像緬甸那樣的大斷層,屬於相對穩定的地質塊體。此次緬甸地震破裂向南延申,震級又較大,所以影響到泰國大部分地區,這也就是曼谷感覺到強烈震動的主要原因。
在地震學中,「地震破裂」是指地震發生時地殼的滑動程度。由於曼谷位於一個廣闊的盆地之中,盆地中充滿了鬆散的土壤沉積物,容易放大地震波。這些被放大了的地震波又進一步和盆地里的高樓產生共振,使高樓的震動強烈。曼谷受影響異常嚴重的可能因素之一就是曼谷的高樓密集。
實皆斷層位移速率為每年2公分,它曾在1930年引發一次7.3級大地震,造成緬甸500人死亡,並帶來嚴重破壞。
曼谷近幾十年來沒嚴重地震
建築抗震設計或並不嚴格
韋生吉說,曼谷近幾十年來沒有遭遇過嚴重的地震,所以一些建築的抗震設計可能並不嚴格。
「經過這次事件,泰國的建築要求和市區規劃可能會更多地考慮如何加強抗震設計。」
文:新加坡聯合早報
圖: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