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2025-04-03     静姝     1515

想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FIRE)?先看看你的钱包答不答应。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普通家庭要存够210万新元才能躺平,但现实是,房价、教育、医疗都在疯狂掏空你的储蓄。

到底这条路有多难走?我们用真实数据拆解给你看。

01 收入涨了,但钱还是不够用

2024年,新加坡家庭月收入中位数1.13万新元(约6.12万人民币)。

听起来不错?但问题是,物价涨得更凶。

储蓄率28.8%:普通家庭每月能存3164新元,但按FIRE的标准,你得存够“25倍年支出”。假设月开销7000新元(含房贷、学费),目标就是210万新元。

要存多久?如果每月存3164新元,投资回报率5%,得28年才能达标。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通胀更是雪上加霜:2025年面包涨价3.6%,房租预计涨3%-4%,政府发的生活补贴(人均7825新元)也只是杯水车薪。

02 住房:最大的“吞金兽”

想FIRE?先问问你的房贷同不同意。

组屋涨价9.7%,私宅涨3.9%:一套四房式组屋均价50万新元,贷款30年月供1800新元,占家庭收入的16%。

租金也不便宜:私宅租金2025年预计再涨3%,组屋租金涨2%-4%。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破解方法?有人选择“组屋降级”——卖掉大房子换小的,套现投资。

比如从五房式(70万新元)换成三房式(40万新元),能多出30万新元放进股市或REITs。

03 投资:股市和REITs能帮你加速

光靠死工资不行,得让钱生钱。

股市表现不错:2024年海峡时报指数(STI)涨21.7%,科技和新能源是未来热点。

如果每月定投1000新元,年回报8%,25年后能攒95万新元,接近FIRE目标的一半。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REITs稳赚分红:新加坡REITs平均股息率5%,比如Mapletree Logistics Trust(MLT)股息率5.8%。

投20万新元进去,每年白拿1.16万新元分红

04 不同收入的人,FIRE难度差多少?

高收入家庭(月入2.5万新元以上):储蓄率50%,每月存1.25万新元,投资回报6%的话,10年就能存够230万新元。

中等收入家庭(月入1.1万-2万新元):储蓄率30%,每月存3300-6000新元,得熬18-25年。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低收入家庭(月入低于5000新元):储蓄率不到15%,靠公积金(CPF)勉强撑个“低保版FIRE”,退休后每月可能只有1000新元可用。

05 三大烧钱陷阱:教育、医疗、社交

国际学校学费985新元/月,课外辅导再吃掉收入的10%-15%。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私立医院手术费:装个心脏支架要3万新元,医保不包全。

社交开销:周末聚餐、旅行、买买买,随便一项都能让FIRE计划推迟几年。

06 公积金(CPF):是保障,也是限制

CPF能帮你兜底,但提取不自由:

普通账户(OA)利率2.5%——适合还房贷。

特别账户(SA)利率4%——退休专用,但55岁前动不了。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55岁最低存款12万新元:换算成年金,每月大概能领1000-1500新元,够基础生活,但想潇洒退休?难。

总结

FIRE在新加坡不是天方夜谭,但绝对是一场硬仗。

双职工家庭如果能咬牙存下35%收入,并聪明投资,20年内有望接近目标。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

但如果拖家带口、收入一般,可能得考虑“半退休”——比如做点自由职业,而不是完全躺平。

就像本地一位FIRE实践者说的:“这不是比谁赚得多,而是比谁熬得住——你愿意少喝几杯奶茶,换提前10年退休吗?”

在新加坡实现财务自由?算完这笔账你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