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力部(MOM)推出新指導原則 助僱主應付惡劣天氣

2025-04-10

惡劣天氣不僅可能中斷作業,還可能造成設備與財產損壞,甚至導致人員傷亡。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新加坡的天氣模式愈發難以預測,僱主必須採取更為系統的應對措施。為此,新加坡人力部(MOM)與工作場所安全與衛生理事會(WSH Council)聯合推出了新指南,為企業在強風、暴雨/淹水、雷電、高溫及煙霾等惡劣天氣下的安全管理提供建議。該舉措旨在保障企業安全運營,減少停工時間。

新指南考慮到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企業的運營特點,具備廣泛適用性。通過與WSH理事會下屬的建築、海洋、化工行業委員會及高空作業、起重作業工作組的磋商,相關利益方一致認同該指南對塑造行業標準、提升實地操作水平具有積極作用。

雖然該指南本身不具強制性,但根據《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法令》(WSH法),僱主和員工仍有法定義務確保工作場所安全。MOM將持續開展現場檢查,並對未落實必要安全措施的僱主和個人依法執法。

僱主應評估其工作場所面臨的具體天氣風險,並制定包括溝通機制、定期演練、臨時結構與設備的固定措施在內的全面應對計劃,同時應與承包商保持溝通,確保整體協同應對惡劣天氣。

新指南圍繞以下幾種惡劣天氣狀況:

強風

暴雨/淹水

雷電

高溫

煙霾

指南所覆蓋的三個階段包括:

事前規劃:評估惡劣天氣對工作場所的影響,並制定應對計劃;

現場應對:在檢測到即將發生的惡劣天氣時,執行應對準備與響應措施;

事後檢查:惡劣天氣過後,對工作場所進行恢復與安全檢查,確保安全後再恢復作業。

針對強風、暴雨與淹水的建議措施

惡劣天氣期間,可能發生以下情況:

強風

時速60公里及以上的強風可能導致未固定材料移位,重物傾倒。飛散的碎片和墜落物體可能造成人員受傷與財產損毀。

暴雨與淹水

在雷雨天氣中,暴雨通常伴隨強風。其帶來的洪水可能損壞結構和設備,並以無法控制的方式沖走工人、物體和碎片。

因此,企業應制定風險為本、結合業務特點的應對計劃,包括:

識別影響、籌備資源(如起重承包商)、指定人員並培訓;

確保弱勢群體能安全撤離;

建立通知系統及與政府機構的信息渠道;

配備並保養急救與應急設備;

建立備用通信系統,如對講機與擴音器。

此外,企業還需準備「惡劣天氣應急包」,並定期檢查耗材有效期;並且,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與演練,確保熟悉疏散與應對流程。

不同作業區域的應對建議如下:

室內活動:預備應對水電中斷,遠離易碎玻璃結構,建築不穩時轉移避難;

戶外活動:監測風速,固定鬆散物體,提供護目裝備,風速≥60公里/小時即停工;

低洼/地下區域:如隧道、基坑等,雨中停工並疏散;

臨時結構/設備:了解其使用與停用限制(如高空平颱風速≤45公里/小時),在限值前停用並固定,停止使用非導向吊籃(風速≥50公里/小時)。

惡劣天氣通知MOM會提前預警惡劣天氣,企業應:

主動執行響應計劃;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持續監測風速,判斷是否超出作業限制。

災後恢復,恢復前應確保環境安全:

禁止使用受損設備;

檢查設備結構安全(可參考供應商檢表);

排干積水,確認地面穩定後再作業;

工人應報告不安全情況。

其他惡劣天氣應對建議

雷電

新加坡是全球雷電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每年約有175個雷暴日。為防止雷電致命傷害,企業應採取以下措施(非詳盡):

訂閱雷電預警、安裝便攜探測器;

設置提醒系統,閃電天氣停工並轉移至防雷避難所。

高溫

新加坡炎熱潮濕,易引發熱相關疾病,如中暑(可能致命)。企業應採取以下措施:

監測濕球黑球溫度(WBGT)

在不同WBGT區間採取相應措施,強調「四要素」:適應、喝水、休息、遮陽,常見措施(非詳盡)包括:

ⅰ.適應:新工人逐步適應高溫環境,至少連續七天;

ⅱ.喝水:提醒工人定時補水;

ⅲ.休息:當WBGT達32°C及以上時,每小時至少休息10分鐘(重體力勞動);

ⅳ.遮陽:提供有風扇或冷氣的遮陰休息區。

ⅴ.教育:教育工人識別中暑徵兆並採取應對措施。

煙霾

新加坡偶爾會遭遇煙霾,可能導致呼吸不適等健康問題。應根據24小時污染指數(PSI)採取防護措施,建議企業(非詳盡):

識別對煙霾敏感的員工;

根據PSI調整戶外工作安排;

準備充足的個人防護用品(如N95口罩、防護鏡等),至少儲備一周口罩用量;

建立溝通機制,確保員工了解相關措施;

監控員工健康,鼓勵報告症狀。

此外,企業應擬定應對計劃,明確惡劣天氣下如何拆除或加固臨時結構及設備,並規劃所需資源。


相关文章

  • 新加坡榜鵝路轎車撞巴士釀命案,一名女乘客送院後不治身亡!
  • 涉強制消費珠寶店結束營業 稱網傳貼文來自大馬同行抹黑
  • 新加坡EP續簽越來越難了?薪資達標仍被拒,空殼公司被查,這些坑千萬別踩
  • 新加坡又發錢啦!130萬家庭都能領
  • 當局加強取締電子煙 逾1.79萬人因擁有和使用電子煙被取締
  • 在社媒誹謗部長及職總秘書長 男子接律師信後刪文道歉
  • 文慶路DBSS組屋149萬元轉售 創該區轉售價紀錄
  • 40人用餐後現腸胃炎 餐館因食安疏漏被罰850元
  • 港口頭四月貨櫃吞吐量增6.1% 達1418萬個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