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若老年人因IP保费太贵放弃,公共部门能否应对大量涌入?
王乙康说:
若更多人选择公共医疗保健,并非坏事,新加坡正在扩大医疗容量以满足需求。公共医疗保健有补贴,排队不可避免,关键是做好分类,区分紧急和非紧急情况。
老年人多是放弃昂贵的附加险而非IP,在新加坡,无论收入如何,公立医院都能提供良好、便捷、可负担的护理,MediFund作为最后安全网兜底。新加坡努力平衡医疗保健质量、可负担性和可及性这三个目标。
08 年轻人疑惑是否要为老年人医疗保健费用买单,因为资金来自纳税人?
王乙康说:
医疗保健支出持续上升,从2015年到现在,政府卫生支出大幅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接近300亿美元。政府支出很大一部分用于补贴医疗保健费用,但同时也强调通过个人储蓄、保健储蓄和保险来补充。
保险计划中,每一代人通过保费为自己支付费用,更具可持续性。随着新加坡经济增长,税收增加,未来很大一部分将投入医疗保健领域。
09 政府承诺提供基本医疗保健,需求增加下,基本医疗保健定义是否会缩减,人们未来是否会失去现有治疗和药物?
王乙康说:
多年来基本医疗保健定义因技术进步和医学科学发展一直在增强,人们期望不断提高,随着疾病复杂性增加,其定义将持续强化,医疗保健质量不会下降。
例如,MediShield Life近期纳入细胞、组织和基因治疗产品(CTGTP),虽处于起步阶段且成本高昂,但政府通过加强卫生技术评估,引入和批准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并给予补贴和纳入承保范围。随着时间推移,基本医疗保健范畴将继续拓展。
10 政府能否管控私营部门高昂的治疗费用?
王乙康说:
若像加拿大一样禁止私人医疗保健,会剥夺患者选择权。私人医疗保健虽成本可能高出三倍,但患者基于信任医生、服务偏好或自身经济能力等原因选择它,应予以尊重。
构建多样化医疗保健系统,不仅有高端服务,还有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如社区的积极老龄化中心、健康站等,能提供健康检查、物理治疗等服务,使医疗系统在成本和临床效果上更有效。
新加坡医疗保健融资体系在应对老龄化挑战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在保障医疗可负担性、可及性和质量方面持续努力,力求找到最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