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六年,新加坡組屋產權結構漸變,單人持有率從30%升至33%。單身購屋需求增加、婚姻狀態變化和人口老齡化推動這一增長,與私產持有情況有別,申請轉換持有方式的情況也有數據體現。
1. 新加坡組屋產權結構漸變
近日,通過分析建屋發展局提供的數據發現,新加坡組屋產權結構正發生細微但值得關注的變化。
過去六年,全國組屋單人持有率呈現緩慢而穩定的增長態勢,年均增幅達0.5%,這一變化背後反映出新加坡社會結構和家庭模式的演變。
截至2019年8月,全島超過100萬個組屋單位中,約30%為單人持有,聯名持有占69%,可自由分配份額的分權持有(tenancy-in-common)則不足1%。
來源:聯合早報
截至2019年8月,在全島超100萬個組屋單位中,單人持有比例約為30%,聯名持有占69%,分權持有不足1% 。
而到了近期,隨著組屋總量增加至約110萬個,單人持有率上升至33%,聯名持有降至66%,分權持有率維持不變。
建屋發展局發言人表示,2019 - 2024年間,各類持有方式占比總體穩定,僅有小幅年度波動。
2. 單人持有率增長的三大驅動因素
大亨房地產網站首席研究師麥俊榮指出,單身買家在轉售組屋市場的持續增加,反映出單身購房需求的攀升,這是推動單人持有率上升的首要因素。
其次,婚姻狀態的改變也起到重要作用。每年約7000 - 7900起離婚案件中,原本聯名持有的組屋產權通常會轉為單方持有。
再者,人口老齡化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當年長屋主離世後,原本聯名持有的組屋會自動轉為在世配偶單獨持有。
麥俊榮推算,單人持有的組屋數量增加約6萬個,這並非完全得益於建屋局推出的二房式靈活組屋。
2019年2月 - 2025年2月,建屋局通過預購組屋計劃推出近2萬6400個二房式靈活組屋,但購買者不僅限於單身者,也有年輕夫妻、退休夫婦和家庭。
3. 未來趨勢與組屋、私產持有差異
橙易集團首席研究與戰略總監孫燕清認為,由於單身者現已被允許申請黃金地段的預購組屋以及全島各地的轉售組屋,單人持有率可能會繼續上升。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教務長講座教授程天富指出,與私人房地產相比,組屋單人持有率相對較小,背後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來源:聯合早報
組屋單人持有更多與家庭結構變化相關,如配偶去世、離婚等。部分屋主選擇單獨持有,可能是因為配偶並非公民,不具備購屋資格。
從2019 - 2024年,建屋局每年平均收到約160份要求轉換組屋持有方式的申請,其中約八成涉及聯名轉為分權擁有。
不過,這些數據僅涵蓋建屋局受理且達成共識的申請,不包括通過律師或直接向土地管理局提交的個案。
新加坡組屋產權結構的這一變化,不僅是房地產領域的現象,更折射出社會層面的多元變革,未來其走向值得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
1. 更多單身者購房與人口老齡化推動 組屋單人持有率六年來持續增長,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