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2025-04-17     静姝     2288

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4月14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李显龙在全国职工总会(NTUC)中心发表演讲时指出:新加坡正面临一个“全球贸易规则被颠覆”的新时代,过去依赖的“运转良好的全球经济体系”已不可靠。未来5到10年,新加坡必须为“更不稳定、更不友好的国际环境”做好准备。

新加坡必须保持内部团结,支持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国家利益。国内政治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新加坡的国际话语权,唯有团结一致,才能确保国家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局势中站稳脚跟。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新加坡经济增长预期下调

李显龙在演讲中直言,美国近期对多国加征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将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新加坡政府同日将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原先的1%-3%下调至0%-2%,反映出外部环境恶化的现实。

“我不认为新加坡会立即陷入衰退,但这‘可能发生’。”李显龙强调,“美国摒弃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最惠国待遇”(MFN)原则,转而推行双边谈判下的差别化关税,将严重削弱小国的议价能力。

过去,MFN规则让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能享受与大国同等的市场准入,如今美国试图推翻这一体系,我们必须另寻出路。”

0

历史经验的失效:新加坡面临“根本性不同”的挑战

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李显龙回顾了新加坡过去经历的多次危机,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SARS疫情以及新冠疫情。

他指出,在这些危机中新加坡有两个有利因素:

一是新加坡国内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并团结一致;

二是新加坡是当时正常运转的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的一部分;

这个贸易体系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流动,鼓励跨国公司在各地寻找商业机会。因此,每次遇到麻烦后,新加坡都能重新融入这个体系并恢复增长。

然而,这次情况有所不同。李显龙强调,美国不再希望维持最惠国待遇(MFN)规则,而是希望拆除现有体系,用“互惠关税”来取代。这意味着美国将与贸易伙伴一对一地进行谈判,利用其强大的谈判能力,采取一种“赢者通吃”的方式,而不是以往的“双赢”模式。

这对新加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最惠国待遇规则对新加坡至关重要,它让新加坡等小国能够享受到与大国相同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从大国的谈判力量中受益。

内政外交双重应对:团结与“稳定政治”成关键

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面对挑战,李显龙提出新加坡需从两方面发力:

(一)国内:强化社会凝聚力与政府效能

新加坡的国内应对策略需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入手。在政治层面,新加坡需要团结一致,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便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能有效地应对挑战。

国内政治稳定是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李显龙在演讲中分享了他30多年来代表新加坡参与国际事务的经验。他表示,各国领导人在评估是否与新加坡合作时,不仅关注外交政策,也会观察国内政治局势。

“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可能演讲精彩,但如果国内政治问题缠身,国际社会虽会给予礼节性尊重,却不会真正重视他们的立场。”李显龙说,“相反,如果外界知道你的国内局势稳定、政府获得民众强力支持,他们就会更认真地对待你,新加坡才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到更好的条件。”

他进一步指出,新加坡能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被视为“安全港”,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长期的政治稳定。

反对党角色与政府治理能力的平衡

针对部分新加坡人希望国会增加反对党议员以强化制衡的声音,李显龙回应称,反对党在民主制度中确实扮演重要角色,国会中会有反对党议员的存在,这是民主政治的常态。

然而,他强调,新加坡需要一个强大且高效的政府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如果政府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选民仍持续削弱其执政能力,最终将影响国家治理效能,难以组建最佳团队来带领新加坡前进。”

李显龙以2020年大选为例,指出人民行动党在疫情期间获得强有力授权后,才能迅速凝聚全国力量应对危机。“正因为国内团结,我们才能专注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政治纷争。”

李显龙:新加坡不能再依赖全球贸易体系,未来5~10年将“风雨飘摇”

在经济层面,新加坡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家庭和企业应对挑战。这些措施包括: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