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網發布的判詞,五名被告分別是被判坐牢55個月和罰款1萬2000元的24歲Chua Zi Huang、坐牢42個月和罰款1萬1000元的37歲Yee Kong Yao、坐牢42個月和罰款1萬5000元的26歲Heng Guo Hao、坐牢50個月和罰款9000元的20歲Kek Yuan Chun和坐牢52個月和罰款2萬1000元的36歲Loh Chuan Sheng。
他們分別承認一項欺騙罪後被判刑,Chua Zi Huang另有一項欺騙罪狀交由法官下判時納入考量。
根據案情,他們為一個跨國詐騙集團工作,被安排入住柔佛的兩個公寓單位,每天的工作就是當「電話操作員」按照指示使用新加坡註冊的電話號碼打電話給在新加坡的受害者。只要有人聽電話,他們就會在電話中叫出名字接著問「好久不見,還記得我嗎?」等受害者詢問他們是不是某某朋友時,他們就會接話說是,然後謊稱更換了聯絡號碼,熟絡後還會找各種理由欺騙受害者把錢轉入指定的銀行戶口裡。
新加坡警方和馬來西亞皇家警察合作,在去年一月份逮捕了這五個涉案的被告,並把他們引渡到新加坡受審接受法律的制裁。
警方從他們的手機里追查到至少70名本地受害者,部分受害者還是年齡介於68歲到76歲的年長者。他們涉案的時間從2023年5月份到2024年1月份,涉案的金額介於4萬7000元到11萬7560元不等。
詐騙案和損失金額創新高 情況令人擔憂法官在判詞中也引用了警方早前公布的數據,指出詐騙已成為全球普遍且棘手的日常現象。
我國在2023年接到4萬6563起詐騙的通報,比2022年的3萬1728起增加了46.8%。這數據到了2024年又增加到5萬1501起,上升了10.6%,累計的損失金額至少11億元,比2023年多了70.6%,創下新高。
冒充朋友的詐騙案也有上升的趨勢。本地在2022年接到2106起冒充朋友的詐騙案通報,到了2023年,數據已上升到6859起,而在這個模式的詐騙案中損失的金額也從2022年的880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2310萬元。
法官說,這些跨國詐騙集團組織嚴密、技術精湛,而且還資源豐富,會不時改變策略欺騙受害者,令人防不勝防。法官也說,與詐騙相關的犯罪案件在快速增長,這也是我國目前的一大擔憂, 而且由於許多詐騙集團都在外國操作,使得我國難以偵察和把他們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