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Z党候选人、传染病专家淡马尔教授说,其实,政府采纳了民Z党的一些政策建议,包括取消学生分流,但是,“我们不在国会里,我们只能看着自己的政策被人抄袭或窜改。”
房价高 买房难
在义顺集选区竞选的“红点同心党”,党主席符明俊博士说,年轻的新加坡人要买房,但是,二手转售市场房价飙升,根本买不起。
他说,如果年轻人买不起房,就会选择离开新加坡。
应对生活成本上升,红点同心党认为,应该把消费税从9%降至7%。
(候选人走访选民。图源:红点同心党)
日前,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回应9%消费税课题时给了比喻,我们拿走你一只鸡翅膀(9%消费税),却给了你一整只鸡(消费税补助现金券)。
符明俊博士说,政府给的援助并不够,“究竟给的是一整只鸡?还是一整只鸽子
消费税到底帮了谁
我们现在来看看,消费税到底帮了谁。
首先要确认的是,政府不挣钱,政府只花钱;挣钱的是企业和老百姓,正是因为他们纳税,才有财政收入。新加坡政府的意思是,由于社会老龄化,需要大量资金,所以必须提高税收,所以从消费税下手。即便不从消费税下手,也得从其他税种下手,例如企业税、个税等等。
那么,为何选择从消费税下手?政府的解释是,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消费习惯不一样,后者的消费集中在高额项目,花钱多,纳税就多。所以,消费税能帮助低收入家庭。
(著名的乌节希尔顿酒店鸡饭。图源:希尔顿酒店)
给个例子,同样是吃鸡饭,富人到乌节希尔顿酒店吃鸡饭,一个套餐就25新元,比普通老百姓到小贩中心和邻里咖啡店吃鸡饭,要高得很多。富人到米其林餐厅喝咖啡,比普通人在邻里商场喝咖啡,富人交的消费税要高得多。所以,同类的消费,因为不同档次,富人交的税就高。从财富重新分配的角度看,富人的消费税,不征白不征。
政府今年给予低收入个人(年收入不超过3万4000新元,等于每月2834新元)高达850新元的消费税补贴现金券。按消费税9%税额,这笔补助可以抵销9444新元的消费。分担到每个月,就是787新元。也就是说,每个月有787新元的消费是抵消掉的。如果你每月收入2834新元,能抵消787新元消费的消费税,应该还是相当可以的。
至于高收入家庭,并不享受政府补助,等于他们间接津贴了低收入家庭。
另一个例子是公立学校的学费,以及低收入人士在公立医院和诊所的医药费,这些消费税都由政府承担。而私校、私人医院的消费必须交消费税。后者都是外国人、富人在使用。所以,仍然是在用外国人、富人的税收来补贴公民、PR和低收入家庭。
所以,在前天的浮尔顿午间群众大会上,总理黄循财才说,。
为何不对基本生活品豁免消费税
有人问,既然要帮助中低收入家庭,为何不直接对基本生活品豁免消费税?
政府的解释是,如果豁免基本生活用品的消费税,那么贫富阶层就一律豁免了,起不到帮助低收入者的作用。
而且,什么是“基本生活用品”?也很不容易界定。例如:牛肉单价差别很大,是不是普通牛肉属于基本生活用品,神户牛肉属于非基本用品?例如家具,是否红木家具就不属于基本生活用品?界限具体要划在哪里?
即便能够界定,在实践中也会增加行政成本。那么,还不如一概征税,然后用现金券的方式,补贴低收入家庭。
税收的其中一个功能本来就是合理地重新分配财富,既要维持高收入者追求财富的动力,也要让社会维持和谐稳定。
ABC丨编辑
HQ丨编审
新加坡眼丨来源
新加坡眼、脸书、希尔顿酒店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