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场人血泪史:工资涨不过房租,拚命工作住不起房?

1天前     于晏     6873

新加坡职场人血泪史:工资涨不过房租,拚命工作住不起房?

我们必须将这些景象融入新加坡拥有闪亮的购物中心、豪华跑车、苹果手机和路易·威登名牌包包的同一个画面中。作为“高度宜居城市”的新加坡、拥有最高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分数、亚洲最好的大学、最高的住宅房屋自有率,而在公租组屋中的极度贫困的生活条件、缺乏安全感和尊严,这些也都是新加坡真实的日常生活。

描述美国和欧洲城市中的低收入社区时,华康德(Lo.c Wacquant)认为这种“区域污名化”对人的感受和行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地区被污名化,例如,被贴上年久失修、住户普遍是失败者、缺少资源的标签时,其居民会发展出相互疏远和相互诋毁、退回到私人领域并尽可能地逃离该社区的应对机制。把一部分社区从广大的城市中剥离出来,伤害了社区内部的关系和住户关于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感。

新加坡职场人血泪史:工资涨不过房租,拚命工作住不起房?

在新加坡,低收入群体的租赁房不是像其他城市那样极端的贫民窟化的空间,在获得干净的水、电、便利设施和交通设施这些层面上,我的受访者们并没有在物理条件上失去这些东西的可得性。然而,他们所处的空间仍然是不舒适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空间令他们处于一种常态的社会大环境之外。

我们如何睡觉、在哪里醒来、洗澡水洒在皮肤上的感受如何、是感到饥饿还是饱腹、我们日常谈论的话题、我们离开家时所看见的东西、我们回家时闻到的气味如何,这些是我们的真实生活。也许从一个远观视角看,新加坡并没有如同其他城市那般严峻的住房问题。但人们并不是采用远观或者俯视的视角在生活。我们每天生活在日常的、真实的现实之中。我们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和每一分钟都在经历著不平等。

新加坡职场人血泪史:工资涨不过房租,拚命工作住不起房?

《不平等的样貌》

本文内容来自:《不平等的样貌》

新加坡职场人血泪史:工资涨不过房租,拚命工作住不起房?

揭开新加坡人的家丑,不敢公开的社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