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飛速發展的當下,兩位被譽為「AI教父」的重量級人物——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和楊立昆(Yann LeCun),近日在NUS的講座中,分享了他們對人工智慧未來的深刻見解,引發了廣泛關注。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AI治理探索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舉辦的120周年紀念活動中,著名人工智慧先驅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和楊立昆(Yann LeCun)的講座備受矚目。
約書亞·本吉奧和楊立昆分別在各自的講座中闡述了對該領域未來發展的不同觀點。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Tan Eng Chye)教授在兩場活動中也都發表了講話,他相信人工智慧將繼續塑造人類文明。
「如果應用得當,人工智慧可以幫助解決我們面臨的一些最大挑戰,」他說道,並列舉了人工智慧在管理快速老齡化人口的醫療保健需求以及優化城市系統以提高效率方面的應用。「問題依然存在:人工智慧將如何繼續創新?」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
圖源:NUS
陳永財教授提到,NUS AI研究所正在積極塑造AI治理框架,旨在降低AI的風險,同時最大化其對社會的益處。
他指出,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諸多挑戰,如何確保其安全、公平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這種前瞻性的研究不僅有助於推動AI技術的健康發展,也為全球AI治理貢獻了智慧和力量。正如陳永財教授所說,AI的發展需要全球合作,而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在積極扮演這一角色。
兩位「教父」的傳奇
約書亞·本吉奧(Yoshua Bengio)和楊立昆(Yann LeCun)是兩位著名的人工智慧先驅。
「人工智慧教父」Yann LeCun 和 Yoshua Bengio
圖源:NUS
本吉奧教授作為蒙特婁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réal)的教授,是人工智慧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他的研究推動了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突破。
楊立昆教授作為紐約大學的教授,是Facebook AI研究的負責人。他在卷積神經網絡(CNN)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為現代計算機視覺奠定了基礎。
這兩位圖靈獎的獲得者,被視為計算機領域的最高榮譽。他們於2025年4月25日至2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辦的講座吸引了超過1000名註冊參與者,並在YouTube上獲得了超過1.1萬次的觀看。
人類級AI:未來的超級助手
楊立昆教授在講座中描繪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世界。他認為,未來的AI系統將具備類似人類的智能水平,能夠增強人類的能力,使日常生活更加高效和便捷。
楊立昆教授強調,AI的發展將使人類在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支持。例如,智能醫療系統可以精準診斷疾病,智能教育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提供個性化教學。他相信,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新,AI將成為人類的超級助手,幫助我們解決許多複雜的問題。 想像一下,AI不僅能幫助我們完成繁瑣的家務,還能在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提供精準的輔助。這種「超級助手」的出現,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近年來,大型語言模型(LLM)——例如 ChatGPT 等可以通過處理大量數據生成語言的人工智慧系統——在抽象推理能力方面取得了指數級的進步。
然而,約書亞·本吉奧教授提醒我們,當前的AI系統仍然存在局限性。它們在處理複雜情境時往往缺乏深層次的邏輯推理能力,面對未知情況時的適應性也相對較弱。
這意味著,儘管AI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要實現真正的人類級智能,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AI的風險:技術雙刃劍
約書亞·本吉奧教授在講座中特彆強調了AI技術的雙刃劍特性。他警告說,隨著AI系統變得越來越強大,它們可能會對人類社會構成潛在威脅。
例如,AI可能被用於惡意目的,如網絡攻擊、信息操縱,甚至可能在某些情況下超越人類的控制。因此,他呼籲採取更安全的AI設計方法,並加強對AI系統的倫理和法律監管。
Bengio教授的演講包括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務長(教育創新)Simon Chesterman教授(左)主持的問答環節,他警告強大的人工智慧系統超越人類的風險,並提出了一種更安全的人工智慧設計方法。
圖源:NUS
與此同時,AI技術對社會結構和就業格局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隨著AI的廣泛應用,一些傳統工作崗位可能會被取代,而新的就業機會將集中在技術開發和應用領域。社會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通過教育和培訓提升人們的技能水平,以適應未來的就業市場變化。
未來AI的三大趨勢
1. 多模態融合
未來的AI將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輸入方式,而是能夠同時處理文本、圖像、聲音等多種數據形式。這種多模態融合將使AI系統更加智能,能夠更好地理解和適應複雜的現實場景。
2. 自主學習與適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AI系統將具備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通過自我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不斷優化自身性能。這意味著AI將能夠更好地適應未知環境,甚至在沒有人類干預的情況下自我進化。
3. 倫理與可持續性
隨著AI技術的廣泛應用,倫理和可持續性將成為核心議題。AI的發展需要在技術進步和社會責任之間找到平衡,確保其發展符合人類的長遠利益。
擁抱AI,迎接挑戰
約書亞·本吉奧和楊立昆兩位教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講座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機會。他們對人類級AI的潛力充滿信心,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AI系統的局限性和潛在風險。
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浪潮中,我們需要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注重其對社會的影響,加強倫理和法律監管,以確保AI技術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所倡導的那樣,通過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合作,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AI帶來的挑戰,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讓我們一起擁抱AI,迎接挑戰,共同塑造一個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公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