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意见照单全收!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政府不再完美,但必须敢试敢错

10小时前     缘分     1348

有时,好的想法需要时间才能充实为好的政策。

我们去年宣布并即将实施的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SkillsFuture JobSeeker Support Scheme)就是一个例子。

这是一种失业援助,而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收到许多关于设立失业救济金的建议。

但我们一直担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我们可以在其他地方看到,即过于慷慨的福利抑制了工人重返工作岗位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最终进行了试验,并开发出一种我们认为能够取得适当平衡的模式:在提供一些临时援助的同时,保留寻找有意义工作的动力。这就是我们现在推出技能创前程求职援助计划(SkillsFuture JobSeeker Support Scheme)的原因。

公众参与不仅仅是听取反馈意见,我们也会这样做。我们还希望让新加坡人直接参与制定解决方案。

我们已经为市政项目做了一些这样的工作。

例如,几年前我在国家发展部(MND)工作时,我们发起了一项名为 “建造一个游乐场 ”(Build-a-Playground initiative)的倡议。所有组屋都有游乐场,我们不时对其进行改造。通常情况下,游乐场都是在居民没有提出太多意见的情况下进行改造的。但我们发起了一项倡议,让居民自己设计和建造游乐场。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努力来达成共识,让居民参与进来。但最终,当游乐场完工后,我们发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豪感更强了。

现在,我们还成立了促进外籍专业人士融合行动联盟(Alliance for Action, AfAs),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应对更加复杂的挑战。几年前,我们在供应链数字化方面成立了一个联盟,行业参与者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运行供应链,他们自己提出了一个想法,并开发了一个新加坡贸易数据交换中心(Singapore Trade Data Exchange),以更无缝、更安全地共享数据,这有助于提高我们供应链的效率。

近年来,我们召开了公民小组会议,让个人聚集在一起,讨论各个领域的想法,无论是应对糖尿病还是提高就业韧性。然后,他们相互讨论利弊得失,并提出建议。

我们还在增强年轻人的能力。在2023年,我们启动了第一轮青年小组,让新加坡年轻人有机会研究、咨询和制定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促成了提高金融素养、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数字复原力和回收利用的举措。

今后,我们将扩大公民小组和青年小组规模。如果这些想法很好,我们会进一步推进:我们希望对它们进行讨论,我们可能会将这些建议作为白皮书提交国会,甚至可能导致立法改革,当然也会实施这些建议,以造福所有人。

我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政府和人民是如何成功合作,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的。当然,这一合作过程并非如此简单。会有不同意见,会有分歧。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混乱,解决方案的制定也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我坚信,一个更加开放、参与性更强的社会,将加强而不是削弱新加坡。

政府将提供领导和指导。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单打独斗。

通过开放更多的参与空间,我们可以利用新加坡人的智慧和能量。

当新加坡人自己为解决方案做出贡献时,他们会感到一种主人翁感和责任感。这将加强我们的社会契约,并培养更深的归属感。

作为总理,我致力于加强政府与新加坡人之间的伙伴关系。

在公务员队伍中,我们将加强寻求伙伴关系的本能。

我们有一支优秀的公务员队伍。他们希望把事情做好。他们希望迅速解决问题,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并非所有事情都必须在内部完成。事实上,许多机构已经有了与公众合作的程序。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我知道有些机构热衷于做更多的工作,尝试新的方法。但他们也意识到,并非每次尝试都会成功。当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他们会担心公众的反弹。他们担心自己会因为没有正确使用公共资金而受到指责。

这些都是现实中的担忧。但它们不应阻止我们去尝试。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承担经过深思熟虑的风险,测试新的想法,并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同时,新加坡人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提供帮助。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创造是一个混乱和反复的过程。一路上可能会有坎坷。事情可能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高效。但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坚持到底,我相信结果会更好,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这正是我们最近成立新加坡政民合作署(Singapore Government Partnership Office)的原因: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让新加坡人能够有意义地参与制定解决方案,并确保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

维护社会团结

新加坡正日益多元化,我们的观点、我们的生活经历、我们的世界观都是如此。多元化丰富了我们的社会。但正如大家从刚才的视频中听到的,如果管理不善,多元化也会导致社会撕裂。我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一点,在那里,观点开始形成,变得不是为了团结,而是为了拉开距离:极端的观点、非黑即白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得更加分裂和两极分化。

需要明确的是:多元化并不一定会导致分裂或两极分化。团结也不要求我们消除分歧。我们必须取得一种平衡。在这种平衡中,我们可以进行健康的辩论,在必要时同意不同的意见,同时仍然保持作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整体统一目标。

因此,为了应付这些复杂的情况,民情联系组(REACH)必须更新它的角色。我不认为需要一个新的名称或新的品牌,就像我们20年前所做的那样,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有一个新的总理,每次有一个新的领导,新的品牌,新的名称。但可以肯定的是,鉴于新的形势,我认为民情联系组(REACH)现在应该考虑在其工作中增加一个重点和优先事项。这一点在你们看到的招牌或横幅上都有所体现,那就是在我们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架设桥梁。

换句话说,民情联系组(REACH)可以继续开展政府与民众对话的公开活动。

但是,我们也应该在人与人之间,在持有不同观点的不同群体之间开展对话,以建立更好的信任和相互理解。

我们必须为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创造更多共同和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见面、交谈和建立共识,尤其是在意见难以统一的问题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