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員 "無處停車" 難題將成歷史?新加坡市區重建局與陸路交通管理局 5 月 8 日宣布,正探討強制未來新私人發展項目在設計階段預留配送等候區,並推出系列舉措優化 "最後到戶交付" 服務,從源頭解決配送效率與安全問題。
三方工作小組披露,不少送貨員反映私人建築缺乏專用等候區,嚴重影響配送效率。為緩解燃眉之急,當局率先推出配送工具包,內含地板貼紙等標識物料,方便業主快速劃定臨時等候區,有需求單位可通過https://go.gov.sg/deliverytoolkit在線申領。更重磅的是,政府正研究將配送等候區納入新建築設計規範,確保未來開發項目自帶 "配送友好基因"。
此外,新加坡土地管理局計劃將配送等候區位置整合至 OneMap 地圖,幫助送貨員一鍵導航;市建局與陸交局聯合業界制定的《到戶交付設計與運作指南》也將於年內發布,針對不同建築類型提供定製化設計方案。陸交局還將攜手多方推出電子安全指南,覆蓋騎行規範、停車守則等實用內容,預計 5 月上線並定向推送給送貨員群體。
事實上,當局此前已採取多項便民措施:建屋發展局和市建局停車場將電子停車寬限期延長至 15 分鐘,機車配送騎士可通過優惠季票享受免費停車。此次系統性升級旨在打通配送服務的 "最後一公里",既為送貨員打造安全高效的工作環境,也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配送體驗。未來數月,相關部門將持續推進方案落地,細節將陸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