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办公室成为两地争夺的核心战场。香港通过LPF(有限合伙基金)架构三年内注册量超740只,反超新加坡的680只,主要得益于附带权益(Carried Interest)免税政策及迁册便利。而新加坡凭借13O/13U税收豁免计划,吸引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等富豪设立家办,但其2024年新规要求30%资产配置本地债券或淡马锡系基金,门槛显著提高。
未来趋势显示,顶尖家办将采用“双城架构”:中国香港侧重股权投资,如中概股、大湾区地产等,挖掘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新加坡负责离岸信托与另类资产,如加密货币、东南亚基建等,实现资产的多元化配置和风险分散。
监管与风险:合规成本与地缘博弈
两地均面临OECD全球最低税15%的冲击。香港通过“专利盒”制度(知识产权收入税率5%)对冲税负压力,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而新加坡则强化经济实质要求,家办需雇佣至少2名本地全职员工并产生200万港元年度开支,以确保企业在本地有实际的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