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塔奇辛昌博賈尼與父母在2010年搬進SEAFRONT公寓。(圖取自新加坡海峽時報)
(新加坡訊)一名在父母屋檐下生活了27年的女子,於2021年被年邁的母親趕出家門,女兒隨後起訴91歲的母親瑪雅奇辛昌,聲稱母親的驅逐行為違法,侵犯了她終身免費居住該公寓的權利。
現年62歲的麗塔奇辛昌博賈尼也起訴家族公司HVS Properties(該公司擁有位於Meyer海濱公寓的單位)以及公司的一名董事。
根據《海峽時報》報道,這起驅逐事件發生時,博賈尼正在對其兄長蘇尼爾進行一系列法律訴訟,母親則站出來反對她的行動。
辯方:已設500萬美元信託基金給女兒 辯護方指出,她因行為不當而被驅逐是合理的。她不僅發動法律戰,還持續拍攝家人視頻、與家庭傭人發生衝突、更換郵箱鎖等。
辯護方稱,這一系列行為源於她父母決定將全部遺產遺贈給她哥哥的決定。
她母親在庭上指出,儘管設有一項50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供她使用,博賈尼仍然偏好現金和房地產。
今年1月28日,高等法院駁回了她的訴訟。主審官陳炳維司法專員於4月28日發布書面判決理由。
法官:證詞缺細節又矛盾 法官表示,博賈尼所提供的證據即使表面上看也無法支持她的主張,其證詞缺乏細節、可信度,前後矛盾。
博賈尼採取了不同尋常的策略,傳召她母親出庭作證。法官形容這是一場「賭博」。母親作證後,辯護方主張「無需答辯」,即不需提供抗辯證據,因起訴人未建立足夠理由令其需作回應。法官接納了這一主張。
他指出:「一旦(母親的)證詞納入整體考量,並對起訴人的證據作全面審視,起訴人說法的破綻便顯而易見。」
博賈尼的父親奇辛昌蒂魯馬爾於1968年創辦該房產公司。她母親是公司董事,另一名董事溫修雪(譯音)自2019年起擔任董事。
博賈尼和兒子於1994年搬入父母家。她雖仍與丈夫保持婚姻關係,但並未同住。2010年,她與父母搬入Meyer海濱公寓。母親每月向公司繳付6000元租金。
博賈尼每月從公司領取2000元薪金,負責管理名下房產,多年來也每月從母親處獲得1000元津貼。
2021年,她為父親財務事務控制權而對哥哥提起訴訟,並申請人身保護令,指控哥哥有家庭暴力行為。母親在這些案件中支持兒子。
2021年8月,母親和董事溫修雪通過兩項董事會決議,決定驅逐她。8月25日傍晚,她被保安攔在公寓外,當時她的個人物品已被裝箱堆在走廊上。
當時父親已年邁(93歲)失智,於2024年11月去世。
母親否認「家庭安排」女兒同住 博賈尼聲稱哥哥主導了驅逐行動,並表示自己因「家庭安排」有權居住於該單位。她稱,因相信相關承諾,她選擇照顧父母而非追求「有意義的、有薪的職業」。
她指出,這樣的犧牲影響了她的經濟獨立能力,若公司違背承諾,將是不合情理的。
然而,母親表示,作為合法住戶,她有權要求女兒搬離。辯護方也否認所謂「家庭安排」的存在。
反覆改口削弱訴訟基礎 法官指出,理解博賈尼的說法「非常吃力」。她「愛繞圈說話」,卻無法清楚陳述所謂的安排細節。她的宣誓書未能澄清曾獲得的具體承諾,口頭證詞也不具說服力。
她一度堅稱只要家人願意,她就有權住下去,但不久後又改口說父母想讓她住多久就住多久。
在交叉盤問下,她堅稱是出於愛才照顧父母,而非因任何承諾。這削弱了她的訴訟基礎,因為等於承認自己並非因承諾才這麼做。
她後來與律師會面後,隔天試圖推翻前述供詞,法官拒絕接納,指她未能提供合理解釋。
代表公司與董事的律師為馬哈茂德加茲納維及雷扎加茲納維;母親的代表律師為克里斯多福阿南德丹尼爾和江加阿瓦迪亞;博賈尼的律師是烏山普雷馬拉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