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咪街、黃亞福街和陳旭年街因街頭藝術與文創商店成為旅客景點,但租金暴漲也迫使許多傳統企業退出。
創立於1938年的Salahuddin Bakery就因新業主將月租從4000令吉(約1208新元)調高至8000令吉(約2416新元),於去年10月被迫搬遷。
第四代經營者拉辛汗(Rahim Khan)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店屋的)新業主說這是現在的市場價。」
37歲的拉辛汗在這裡長大,2023年在父親過世之後,接手經營這家烘焙坊。搬遷後,他不得不放棄招牌木火烤爐,也失去部分新加坡顧客。
除了這家烘焙坊,陳旭年街的聯發行百貨貿易、黃亞福街的50年理髮店等老字號也接連結業。柔南中小企業公會顧問鄭己勝指出,這些世代傳承的家族企業正遭受外來投資者帶來的租金衝擊。
租金一年內暴漲高達200%產業顧問公司Olive Tree調查發現,這個地區的租金過去一年漲幅達20%至200%,部分店屋月租高達9000令吉(約2718新元),而百合花園(Taman Molek)、茂奧斯汀花園(Taman Mount Austin)和武吉英達(Bukit Indah)等其他地區的租金只要2500至4500令吉(約755至1359新元)。
隨著新柔地鐵和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成形,商業需求推高租金,被視為自由市場的自然現象。
選擇留下的商家也深感壓力。百年老店協裕麵包西菓廠負責人林道塤透露,店鋪租金每兩年上漲10%,他批評大型投資集團「無情」。他說:「這些傳統生意若消失,文物巷就名不副實了。」理髮師維魯(Velu)也說,近年租金持續上漲,擔憂未來或許得要搬遷至郊區。
除了租金壓力,供應鏈中斷和原材料漲價也讓商家雪上加霜。協裕麵包西菓廠疫情後因人工與食材成本上漲10%至20%,不得不調高售價。
馬來西亞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3月柔佛州通脹率為2.1%,居全國之冠,原因之一是新加坡消費者對柔佛商品的強勁需求。鄭己勝指出,傳統企業正面臨結構性成本轉變,而非短期波動。
他呼籲州政府介入,例如提供租金補貼或低息貸款,以協助傳統商家,否則這些企業將被時尚潮店取代。
產業顧問Samuel Tan建議設立保護區、給予稅務優惠,並通過導覽活動推廣老字號。他也提醒,政策介入應避免扭曲市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