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新加坡正式进入消费税电子发票的新阶段。对注册GST(消费税)的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行政合规方式的调整,更是一次企业财税系统数字化的升级挑战。InvoiceNow,一个听起来略显冷门的名词,正逐步成为每一家注册GST的新加坡企业无法忽视的关键词。
在新加坡,企业如何顺利应对这一轮数字合规转型?对准备进入新加坡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从纸到“链”:新加坡电子发票制度演进
早在2019年,新加坡信息、通信及媒体发展管理局(IMDA)便引入了基于Peppol国际标准的全国电子发票网络——InvoiceNow。其核心不是将纸质发票电子化,而是以结构化、标准化的格式实现从开票方到收票方再到税务局之间的“无缝数据传输”,进而重构企业财务流转链条。
与传统PDF或扫描件的“电子发票”不同,InvoiceNow是机器可读的数据流,它直接嵌入企业会计系统,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和API方式实时同步至IRAS系统。这种“结构化发票+系统直连”的方案,在东盟国家中推进最为彻底的便是新加坡。
从2020年试点至今,超过6万家新加坡企业已通过各种InvoiceNow服务商加入该网络。不同规模、行业的公司也逐渐显现出其效率提升、降低税务风险等价值。
此次2025年开始的强制推广,标志着InvoiceNow不再只是政府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选项,而是企业税务合规的新基础设施。换句话说,对消费税注册企业而言,不采用InvoiceNow,未来将难以完成报税与合规申报的流程。
政策时间表与影响范围
根据IRAS与IMDA发布的联合文告,InvoiceNow的推广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2025年5月1日起,所有GST注册企业可以选择“自愿提前采用”InvoiceNow(Soft Launch);
2025年11月1日起,新注册GST的企业(指注册前6个月内成立的公司)若为“自愿注册”,必须采用InvoiceNow;
2026年4月1日起,所有“新自愿注册”的GST企业必须使用InvoiceNow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定目前针对的是“自愿注册”GST的企业(voluntary GST registrants)。 对于强制注册企业(如年营业额超过100万新元的企业),IRAS尚未设定强制采用时间表,但已明确“将视情况逐步推广至所有GST注册企业”,这意味着所有现有GST企业都应及早准备系统对接与操作流程。
对在新加坡设立新公司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你计划申请GST注册(比如跨境电商、B2BSaaS、新加坡零售等),从2025年11月起,就不能绕过InvoiceNow系统,必须配备具备对接能力的InvoiceNow-Ready系统。
为减轻企业负担,IRAS与IMDA合作推出多项支持,比如新加坡企业若选择IMDA认证供应商,可通过“生产力解决方案补助金”(PSG)申请IT设备与InvoiceNow系统补贴,最高3万新币。
IRAS鼓励企业尽早接入InvoiceNow,不仅是合规需要,也有显著实际效益:
提高效率:作为开票方,发票可直接从开票系统推送,无需导出上传;作为收票方,发票数据自动写入会计系统,省去人工录入。
减少错误与审计风险:系统具备内建校验功能,可自动识别供应商发票中错误的GST征税情况,减少错误进项税抵扣。
加快退税与降低审计概率:IRAS可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企业,合规者更有可能快速获得退税、减少被抽查。
新加坡企业需要做什么准备?
理解InvoiceNow的规则只是第一步,落地执行才是大多数企业真正面临的挑战。以下几个方面,是企业应重点关注的:
选择合适的InvoiceNow-Ready系统或服务商
InvoiceNow的传输不是通过普通发票系统完成的,而是需要使用IMDA认证的“InvoiceNow-Ready Solution”,这类系统具备对Peppol网络的接入能力,可通过Access Point实时将数据传输至IRAS。部分服务商列表如下:
明确“哪些数据必须传输,哪些可不传”
InvoiceNow新规中明确了数据传输范围。 所有在GST申报表中需申报的以下交易,必须传输: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