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持續流向不缺資源的人
如果您是一名在新加坡陪讀多年的媽媽,就會深刻體會到這裡的教育體系對 「精英培養」 的執著 —— 從小學的 GEP 選拔,到中學的 IP 課程,再到大學的頂尖學者計劃,資源的傾斜始終伴隨著對 「強者」 的精準定位。
最近南洋理工大學(NTU)的一則消息,讓小新忍不住和家長們討論起來:NTU 正式成立 「南大榮譽學院」,專為參與旗艦課程的傑出學生打造 「超豪華」 培養體系,畢業時可同時獲得本科文憑與榮譽學院文憑。
這意味著,
那些原本就站在起跑線前端的孩子,
又將獲得一張通向未來的黃金入場券。
榮譽學院:
培養 「能改變世界」 的復合型領袖
記得參加大學開放日時,NTU 招生官曾表示:我們不僅需要成績好的學生,更需要能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創新者。 這句話在榮譽學院的培養目標里得到了完美體現。
學院明確提到,其核心使命是 「通過跨學科合作,讓學生用科技造福社會」。這裡的關鍵詞是 「跨學科」 與 「實踐落地」:
打破學科壁壘:比如學商科的學生可以參與人工智慧項目,工科生能加入社會企業策劃,這種碰撞在 「科技向善」 服務學習課程中尤為明顯 —— 學生需要組隊開發 APP 解決社區養老問題,或是用數據分析優化公益資源分配,真正把課堂知識轉化為社會價值。
強化領導力與全球視野:學院提供 「創業計劃」 讓學生實戰商業點子,支持主辦區域論壇探討氣候變化等全球議題,甚至有機會與政府機構、跨國企業合作落地項目。
我們的一位媽媽提到,她侄子在楊振寧精英計劃時曾參與過新交所的金融科技項目,曾參與籌備一場東南亞青年領袖峰會,這樣的經歷寫在簡歷上,競爭力不言而喻。
哪些孩子能拿到 「入場券」?
他們早已是 「別人家的孩子」
榮譽學院目前主要面向NTU 五大旗艦課程的學生,包括:
學術科研天花板:楊振寧精英計劃(物理、數學等基礎學科頂尖學子)、圖靈人工智慧英才計劃(AI 領域明日之星)
跨界培養典範:博雅英才工程課程(工程 + 商科 / 人文雙軌發展)、博雅英才通識課程(文理融合的 「全才」 培養)
商業領袖搖籃:南洋商學院全球領袖計劃(未來商業精英的專屬通道)
這些課程本身就是 「優中選優」:比如圖靈計劃的學生能獲得全球頂尖 AI 教授一對一指導,還有全額獎學金支持海外名校交流 + 科技巨頭實習;南洋商學院的學生從大一起就有高管導師帶路,參與高盛、麥肯錫等企業的實戰項目。
如今榮譽學院的加入,相當於給這些 「高配版」 培養計劃再加一層 「Buff」——原有課程的資源(如國際交流、科研基金)照單全收,還能額外解鎖跨學院合作、榮譽文憑加成、專屬導師網絡等特權。
更值得關注的是,非首屆新生也有機會加入:完成大一課程後,只要成績優異且具備服務精神,依然可以申請大二入讀,這給了那些 「後發優勢」 的孩子留了一扇門。
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不止是一張 「雙文憑」
作為家長,我們最關心的還是 「實際價值」。榮譽學院的三大優勢,恰恰切中了升學與就業的核心需求:
1. 文憑含金量 「雙重認證」
新加坡本地大學本就以 「嚴進嚴出」 著稱,而榮譽學院文憑更是 「精英中的精英」 標識。據 NTU 招生數據,去年南洋商學院全球領袖計劃的畢業生,約30% 進入摩根史坦利、谷歌等頂尖企業,約30% 赴哈佛、MIT 深造,如今加上榮譽學院背書,這個比例只會更高。
就像一位在投行工作的朋友說的:「看到簡歷上有 NTU 榮譽學院文憑,我們會直接放進『重點候選人』池 —— 這代表著學生不僅學術過硬,還具備解決複雜問題的實戰能力。」
2. 資源傾斜 「肉眼可見」
榮譽學院學生能參與的項目都帶著 「頂配」 標籤:和政府科技局(GovTech)合作開發智慧城市方案、在淡馬錫基金會支持下調研可持續發展課題,這些經歷不僅能寫進申請文書,更能讓孩子在本科階段就積累行業資源。
一位博雅英才工程的畢業生,因在榮譽學院期間主導的 「海洋塑料回收」 項目,直接拿到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實習 Offer—— 這樣的機會,普通學生可能要等到碩士階段才能接觸。
3. 性格與價值觀的 「隱性塑造」
比起顯性的優勢,我們更看重榮譽學院對孩子 「軟實力」 的培養。比如 「科技向善」 課程要求學生深入社區調研需求,這能讓常年泡在實驗室的理科生學會換位思考;創業計劃則讓商科學生明白,商業成功的前提是社會價值。
一位在楊振寧計劃的家長分享過:「孩子以前只關心論文數據,現在會主動思考『我的研究能幫到誰』,這種轉變,比成績提升更讓我欣慰。」
想沖 NTU 本科?
這些 「關鍵點」 越早知道越好
如果您的孩子還在規劃階段,不妨從現在開始關注這幾點:
1. 瞄準旗艦課程,提前定位優勢
五大旗艦課程各有側重:
學術型孩子:重點衝刺楊振寧計劃(數理基礎 + 科研潛力)、圖靈計劃(AI / 計算機科學 + 編程能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復合型人才:博雅英才工程(工程背景 + 領導力)、博雅通識(文理兼修 + 社會活動)
商業導向:南洋商學院全球領袖計劃(商科思維 + 實習經歷)
建議從高中階段就針對性積累:比如參加國際奧賽、谷歌科學挑戰賽,或是在商賽、創業比賽中嶄露頭角。
2. 申請細節 「精準擊破」
NTU 的旗艦課程申請不僅看成績(如 A-Level、IB 高分),更注重 「獨特性」:
文書要突出 「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起羅列獎項,不如講一個具體故事 —— 比如你如何用編程解決社區垃圾分類問題,或是通過組織公益市集提升弱勢群體收入。
面試看重 「批判性思維」:曾有家長分享,圖靈計劃的面試題是 「AI 如何影響老年人就業」,考官更關注學生能否多角度分析,而非給出 「正確答案」。
3. 利用 「雙軌機會」,不放棄任何可能
即使大一未能進入旗艦課程,也可以通過優異的 GPA 和社會服務申請大二加入榮譽學院。新加坡的教育體系向來鼓勵 「持續進步」。
給 「有準備的人」 多一份饋贈
有人說,新加坡的教育是 「把資源遞給伸手的人」。NTU 榮譽學院的成立,本質上是為那些早已在學術、實踐、價值觀上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更廣闊的舞台。
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是幫孩子看清方向,提前儲備 「伸手的能力」—— 無論是夯實學術基礎,還是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亦或是保持對社會的責任感。
如果您也想讓孩子站上這樣的舞台,不妨從現在開始,和他們聊聊 「改變世界」 的可能性 —— 畢竟,夢想的第一步,是敢想,更是敢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