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積金局發文告說,如果會員未接來電,將收到來自gov.sg的手機簡訊或郵箱域名為@cpf.gov.sg或@e.cpf.gov.sg的電郵。這些簡訊和電郵會附上回電詳情。
當局表示,這是為了幫助會員驗證有關來電的真偽。這個號碼已列在當局的官網上(cpf.gov.sg/antiscamtips),也在防詐應用ScamShield允許的白名單上。
文告說,冒充政府官員的騙子可能持有會員的個人資料、手機或固定電話號碼,並聲稱會員的公積金或電子政府密碼Singpass帳戶有問題,或會員的戶頭涉及洗錢等犯罪活動,當局提醒公眾要保持警惕。
文告也說,如果需要索取會員的個人資料,公積金職員會通過Singpass驗證會員身份。而且,政府官員不會要求公眾匯錢、透露銀行帳號登錄詳情、安裝非官方應用商店的應用程式以及轉接電話給警方。
另外,從本月起,上網提名受益人的公積金會員也必須進行生物認證,作為額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