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被印在了新加坡的钱币上?一张钞票里的国家记忆与美学选择

13小时前     静姝     1897

所以这就就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老演员,高额纸币退出了日常生活,但没有退出国家叙事。

在中国,纸币可能最常出现的时刻,是春节的红包,或婚礼的贺礼。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扫一扫”,甚至现在还有“碰一碰”,无现金时代的便利无孔不入,出门带个手机就可以解决公交吃饭购物缴费了。

但也正因如此,有时我会在中国的某些景点,看到有人举起一张纸币,对准远方的山水拍照——比如桂林、布达拉宫、三峡。这种“钞票打卡”行为,往往会引来周围人的共鸣,纷纷掏出纸币和手机。

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旅游自拍的一种,而是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寻找国家选择被记住的风景与历史。

一张纸币的价值,不只在它可以买多少东西,更在于它愿意记住谁,愿意说什么。它像一个微型的国家博物馆,记录著这个国家的美学选择、政治态度、历史人物与理想价值。

钱币上的人是谁?是总统,是艺术家,是劳动者,是我们曾经尊重、如今可能遗忘的那一群人。

而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脸印在钱币上,也决定了我们讲述怎样的国家故事。

谁被印在了新加坡的钱币上?一张钞票里的国家记忆与美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