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以其优质教育、安全环境和多元文化,成为低龄留学的热门选择。
然而,面对政府学校、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三大类型,家长常陷入选择困惑。
该选择哪种类别的学校?它们的备考方式和未来的升学路径又有哪些不同?
本篇攻略将通过直观的对比帮助家长解决核心疑问——
01 入学要求差异
01 政府学校:标准化考试筛选
AEIS/S-AEIS考试:小学一年级免试,其他年级需通过教育部统一组织的AEIS/S-AEIS考试(英语与数学笔试),国际学生录取率不足20%。
年龄限制:小一免试需年满7岁(提前1年注册),小六会考(PSLE)后不再接受插班。
02 国际学校:自主选拔+滚动录取
分层测试:
多数学校自主招生,需通过校内笔试+面试,一般IB校需MAP/SSAT成绩(如UWCSEA要求MAP数学≥75%),AP校接受SLATE测试。
顶尖学校(如UWCSEA)需提前1-2年排队,部分要求英语流利
语言豁免:部分学校允许K1-K2无语言基础入学,但需另外学习英语强化课程。
03 私立学校:灵活准入
免统考机制:门槛较低,多数仅需通过校内能力测评(英语+数学),无统一考试。
语言课程:部分学校(如三育中小学)提供与政府学校同步课程(如6-12个月AEIS预科班),可作为AEIS未通过者的跳板。
特殊通道:部分学校接受中考成绩优异的学生直申O-Level课程。
02 课程设置差异
01 政府学校:英联邦体系+母语教育
课程结构:
采用新加坡剑桥课程体系,核心科目为英语、数学、科学,中学阶段加入人文与选修课,高中通过O水准考试分流,进入初级学院(JC)后学习A水准课程。
小学必修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中学实施科目编班制(Full Subject-Based Banding)。
分流改革:2024年起取消Express/Normal源流,改设G1/G2/G3三级课程难度
02 国际学校:全球课程认证
国际课程:主流课程为IB、AP、IGCSE,注重全人教育。例如,IB课程涵盖知识理论、社会实践等模块,培养批判性思维。
跨学科文化融合:一些学校以AP+STEAM跨学科项目、东南亚研究必修课程等为特色。
03 私立学校:双轨制培养
课程混搭:
多样化设置,既有与政府学校同步的剑桥课程,也有国际课程(如IB)或职业导向课程,如圣法郎西斯卫理学校提供O/A水准、IB及加拿大课程。
学费对比:政府学校年度学费约1.2万新币,国际学校IB课程年均4.8万新币,私立学校约2.2万新币(数据仅供参考)。
03 升学路径差异
01 政府学校:国家考试驱动
关键节点:PSLEO-LevelA-Level公立大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