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是一个“结构性过滤器”。新加坡对移民持开放态度,但必须通过其筛选标准。高净值、专业技术、高学历人才可以通过快速通道获得绿卡。中低技能劳工(如外籍工人、服务员、建筑工人)只能工作,不能携带家属,不能结婚生育。所有外国人的居留都与工作和雇主绑定,失业意味着签证的终止。外籍工人与本地居民在生活区域上有所隔离,尽管法律保护他们的基本权利,但社会默认存在“身份差异”。新加坡并不否认社会阶层的存在,它只是“不让阶层之间进行对话”。每个阶层都运作顺畅,但没有真正实现“社会融合”。
新加坡的城市生活有序,但缺乏“人情味”。邻居之间很少串门,公共场合的礼貌但不热情,工作场所的效率高但关系疏远。婚姻晚、育儿少,出生率居全球倒数第一。城市设计理性、高效,但缺乏“漫步”的感觉。这并非性格冷漠,而是城市结构决定了:“人”在系统中运转得太顺畅,无需依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