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稅戰硝煙未散,詐騙分子竟借勢 「創新」 行騙手段!新加坡警察部隊與網絡安全局 5 月 20 日聯合發出警示,提醒公眾警惕以 「關稅政策調整」 為幌子的新型詐騙,避免成為經濟博弈下的 「數字獵物」。
四大騙術曝光:從投資誘惑到政府偽裝
當局根據國際情報,梳理出四類高危騙局:
投資陷阱 :騙子自稱掌握關稅 「內幕消息」,以 「提前布局規避關稅」「關稅紅利高回報」 為誘餌,誘導投資虛擬貨幣、海外基金等,實則捲款跑路;
商業釣魚 :針對進出口企業發送偽裝成 「關稅政策更新」 的釣魚郵件,附件或連結暗藏惡意軟體,竊取企業客戶數據、財務信息;
網購欺詐 :電商平台虛假宣傳 「關稅實施前最後折扣」,要求提前付款或轉帳至 「安全帳戶」,收款後失聯或交付假冒商品;
官員 impersonation :冒充海關、稅務局等機構人員,聲稱 「需補繳關稅」「包裹因關稅被扣」,要求通過指定渠道轉帳,甚至威脅 「不交稅將面臨法律追責」。
典型案例:恐慌情緒下的精準收割
網絡安全公司披露,某東南亞國家已出現詐騙團伙利用關稅調整期群發數百萬條簡訊,謊稱 「進口商品關稅將漲 30%,立即點擊連結鎖定折扣」,超千名用戶因點擊釣魚連結導致銀行帳戶被盜刷。新加坡本地也有企業收到偽裝成 「新加坡海關」 的郵件,要求下載 「關稅申報新規」 文檔,實則植入勒索病毒。
防騙指南:三步築牢安全防線
警方與網安局建議公眾採取 「核實 - 拒接 - 舉報」 策略:
信息溯源 :收到涉及關稅的投資、購物或政務通知時,通過官方網站、客服熱線等獨立渠道核實真偽,切勿點擊陌生連結或下載可疑附件;
企業防護 :企業需加強員工培訓,建立 「可疑郵件必核查」 機制,對涉及財務操作、數據下載的請求進行雙人覆核;
及時舉報 :若懷疑遭遇詐騙,可通過 ScamShield 網站或警方熱線 1800-255-0000 舉報,企業網絡安全事件可聯繫 SingCERT(6321-8400)。
當局警示:關稅波動不是行騙藉口
「詐騙分子擅長利用公眾對政策的不了解製造恐慌。」 網安局發言人強調,新加坡關稅政策調整均通過財政部、海關等官網公開透明發布,絕不會以郵件、簡訊要求 「緊急轉帳」 或 「點擊連結驗證身份」。隨著全球貿易環境變化,此類騙局可能持續升級,公眾需保持 「不輕信、不轉帳、多查證」 的反詐意識。
從貿易摩擦到數字犯罪,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再次提醒我們:在信息時代,每一次滑鼠點擊都可能暗藏風險。唯有擦亮眼睛、築牢防線,才能讓詐騙分子在 「關稅迷霧」 中無處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