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我国在心血管疾病和吸烟控制方面取得公共卫生成就,但在心理健康和伤害方面仍面临挑战。
这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和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属下的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联合展开的东盟首个以伤害、心血管疾病、吸烟率和心理健康负担为重点的研究,所得出的结果。
研究显示,我国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1990到2021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了近20%和大约72%。2021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东南亚最低,并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控烟方面,我国是东盟吸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此外,我国每10万名男性中,有69.4人死于吸烟,是东盟国家中吸烟引致男性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在1990到2021年间,吸烟导致的死亡比例下降了约47%。
另外,尽管我国是区域受伤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但自残和跌倒造成的伤害仍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占所有伤害死亡人数的将近70%。
心理精神健康方面,在2021年,按年龄标准化的精神障碍发病率估计为男性12.8%;11.7%。其中,以焦虑症和抑郁症最为常见,分别约有18万5000人和14万4000人受影响。心理精神健康状况是本地五大疾病负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