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車與PMD禁用行人專用道 陸交局開始執法開罰

16小时前

違規使用行人專用道的腳踏車騎士和個人代步工具(PMD)使用者,從即日起可被罰款高達2000元、監禁長達三個月,或兩者兼施。

陸路交通局管理局今年1月開始將一些人行道重新化為行人專用道,今天(1日)開始對違規的腳踏車騎士和個人代步工具使用者展開執法,提升行人的安全,尤其是年長者和孩童。

這些行人專用道原本是與腳踏車道相鄰的人行道,重新劃分後標有「Pedestrians-Only」(行人專用)的字樣及行人標誌,以明確其使用對象。

行人可以在腳踏車道上行走,但當局建議行人為了自身安全,儘可能使用行人專用道。

根據新規定,只有行人和在速度限制範圍內的個人行動輔助工具(PMA)使用者可以使用這些行人專用道。除了腳踏車,電動或非電動個人代步工具例如滑板車(kick scooters)也不可以使用行人專用道。

初犯者可能面臨最高2000元罰款,或最長三個月監禁。陸交局表示,執法人員將採取審慎態度判斷是否構成違規行為,但對超速或危險行為維持零容忍立場。

陸交局指出,這項舉措是為了應對公眾對人行道安全的關切,尤其是在住宅區、學校附近與老人活動頻繁的區域。

近年來,隨著活躍通勤的推廣,更多人選擇騎腳踏車或使用個人代步工具出行,但也帶來了路徑混用與通行衝突的問題。

早在2024年8月,陸交局的活躍通勤執法人員(AMEOs)和「活躍通勤社區大使」志願者,已開始在社區內展開宣傳與勸導工作。自2024年底起,相關人員也走入學校,對學生進行路徑使用教育,提高年輕一代的安全意識。

陸交局表示,接下來將在空間允許的地區繼續劃分專屬的行人道與腳踏車道;若空間受限,就需要大家互相禮讓、共享路徑。


相关文章

  • 醫院食齋米粉3樣料 患者指7元太貴
  • 1腳車道有縫隙 騎士訴人傷車損
  • 微退休成就業新趨勢 停工探索興趣者占比上升
  • 馬國擴銷售與服務稅措施明日生效 外國人需承擔高昂費用
  • 新加坡晚霞刷爆全網,每一幀都美的像漫畫,你捕捉到了嗎?
  • 新柔地鐵首列今日抵新,內部設計與運行細節初次曝光
  • 新加坡星展銀行宣布推出200萬新幣現金回扣!每周六領取一次!
  • 烏節路*SCAPE青年中心煥新升級 11月重開聚焦創業與數碼科技
  • 亞洲旅遊持續升溫 中國取代日本躍居最熱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