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新免簽後,「出國了又沒完全出」這個梗簡直成了來新加坡中國遊客的集體心聲。
走在牛車水街頭,麻辣香鍋的香氣撲面而來;轉角遇到蜜雪冰城,店員用中文問「要加珍珠嗎」;就連地鐵報站都是中英雙語——這哪像出國,分明是進了「南洋分省」!
但你可能不知道,現在新加坡網友都調侃:再這樣下去,「新」加坡要改名叫「中新」加坡了!從支付寶到抖音,從海底撈到瑞幸,中國元素早已滲透進這座花園城市的毛細血管。
新加坡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用華為手機、刷TikTok、在淘寶網購…
新加坡的日常生活,真的已經離不開中國產品了。
比如萬事通,在家用著小米的掃地機器人,手上拿的是華為的榮耀手機,辦公用的是聯想的筆記本電腦,追的劇是中國時下正火的《以法之名》。
坐地鐵上班途中,不忘打開TikTok刷一刷短視頻,上小紅書看一看網友吐槽,讓自己開心起來。
中午和同事一塊吃飯,還會暢想在中國不起眼的比亞迪,來到新加坡成了買不起的奢侈品。還會順便打開淘寶看看自己網購的東西到哪了,再買一杯蜜雪冰城喝。
下班偶爾約朋友吃個海底撈,或者去試試湊湊火鍋新推出的單品,以及排隊搶labubu、明星演唱會門票。
簡單來說,新加坡人一天就是:中國製造叫醒中國電腦工作中國菜喂飽中國娛樂哄睡!
不用懷疑,這就是很多新加坡人的日常,不同年齡段或許有不同的側重,但大差不差。
新加坡萬事通
,贊29
中國,這兩個字,真的已經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新加坡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等等,新加坡都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新加坡餐食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各種餐飲品牌出海,蔬菜都是中國進口
在新加坡,別的不說,中餐館那叫一個多,出門吃飯幾乎甩不開「中國味」!
海底撈、探魚、小龍坎、雲海餚、楊國福、太二、湊湊、呷脯呷脯、農耕記、蘇杭湘伴……
這些只是比較出名的大品牌,如果加上個人開辦的餐館,新加坡的中餐廳得有如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清。
前段時間不就有新聞說,新加坡很多知名餐廳,如海灘路上的Uni Gallery、特拉斯街上的Bam餐廳等,都紛紛倒閉,主要就是因為中國餐飲品牌,如過江之鯽,以強橫的實力碾壓當地餐飲業。
圖源:東方Online
如果你不出去吃,想要在家做飯,照樣離不開中國!
做飯你得買菜吧,早在2022年中國就已經成為新加坡的第二大蔬菜來源地,僅次於馬來西亞。
數據顯示,新加坡30%的進口蔬菜、40%的溫帶水果,都來自中國。
新加坡飲品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冰飲茶咖都是中國味,豆漿奶茶更是最愛
在新加坡,來自中國的飲品更是占據了全島的大街小巷!
瑞幸、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這些中國茶飲品牌,都已經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說孫燕姿都為霸王茶姬傾倒,萬事通中午吃個飯,還得順便來杯冰飲呢~
就連中國人走親訪友愛提的純甄酸奶、優益C、安慕希等牛奶產品,也常在新加坡賣到斷貨。
還有中國的傳統早餐——豆漿,更是成為新加坡早餐必選。
特別有這樣一款中國飲品,是所有新加坡人都離不開的——奶茶!如果問新加坡人一個問題:要命還是要奶茶?恐怕相當一部分人會選奶茶。
新加坡萬事通
,贊38
新加坡娛樂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KTV夜生活、玩黑悟空、看哪吒電影…
在新加坡,玩耍、娛樂、放鬆的也多來自中國。
跳海酒館、海倫司、嘉德娛樂等品牌,早已在新加坡開新店,入侵新加坡人的夜生活。就連新加坡很多KTV都是中國人開的。
黑悟空、原神等中國遊戲火出圈,流浪地球、魔童哪吒等華語大電影更是席捲整個新加坡,更不用說周杰倫、五月天、薛之謙等人的演唱會了,場場爆滿……
新加坡萬事通
,贊1144
對了,還有老少皆宜的桌遊——麻將,更是新加坡人最喜歡的休閒活動。特別是逢年過節,都得找人打兩圈。
新加坡穿著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李寧安踏以純都開分店,全身衣服中國造
在新加坡,逛街還都是中國品牌服裝店。
出身廣州的老牌女裝歌莉婭(GOELIA),在新加坡開了三家店;以防曬產品著稱的蕉下,第一家海外門店就是新加坡;上海內衣品牌內外,同樣選擇了新加坡開設首家海外線下店;當年「稱霸」校園的以純,在新加坡擁有8家線下門店……
國產運動品牌李寧、時尚品牌Urban Revivo、哎呀呀集團的名創優品、熱風(Hotwind)等等,都在新加坡十分盛行。
就算你不在新加坡逛街,肯定也會在淘寶購買中國服飾。最快3天就能到,價格還十分便宜。
正如萬事通聽過的那句話:生活在物價飆漲的新加坡,更能體會到淘寶的物美價廉。
你去翻翻自己的衣服褲子和鞋包,上面有多少沒寫「Made in China」?
新加坡住房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組屋、公寓都是中國造,每25套房就有1個中國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別看新加坡的組屋都是政府建造,但住房還是離不開中國!
比如新加坡共管公寓(EC)的最大發展商就是青建地產(南洋)集團,Compassvale Cape政府組屋共11棟,含1400套住宅都是青建建的!
新加坡很多大型建築,比如中央醫院急救中心(SGH),諾維娜醫療中心等4個醫療中心,預計今年完成的吉寶地鐵站(Keppel MRT Station)及隧道、榜鵝海岸延長線等6個基礎設施項目,都是「中建南洋」建造。
2021年人民網曾發布《中國建築服務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報告》,內部清晰的顯示:過去28年內,「中建南洋」還建了42698套組屋、29039套公寓!
最終統計發現,新加坡每25套房子中,就有1套是中建南洋造的!
更不用說,新加坡蓋房建屋的外籍客工中,就有不知道多少人是中國工人了。只知道在疫情前,每年超10萬中國客工來新加坡工作。
新加坡交通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地鐵、巴士、出租、買車都是中國造
在新加坡,無論以何種方式出行,都離不開中國!
地鐵列車是中國的:文章一開始所說的新柔地鐵列車,中國製造;新加坡地鐵南北線和東西線的45組C151B型列車,中國製造;新加坡武吉班讓線第三代輕軌列車Innovia APM300R車型,中國製造。
巴士也是中國的: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榜鵝組屋區將試點的「無人駕駛接駁小巴」,中國製造;新加坡雙層和單層電動巴士,很大一部分是中國製造。
出租還是中國的:比亞迪曾將100台e6純電動車組成的新加坡首支新能源計程車隊投入商業運營,你平時打Grab出行時,坐的可能就是中國電車。
熱銷汽車還是中國的: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銷量狂飆300%,1年售出6000+,打敗了豐田、寶馬、特斯拉,拿下新加坡去年最暢銷品牌!
新加坡萬事通
,贊75
買油車加油,在新加坡都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加油站提供服務。
新加坡家電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華為手機、小米掃地機器人、格力空調…
在新加坡,使用的電器,很多都有中國的身影。
大家常用的華為手機不用多說,萬事通猶記得幾年前華為 Mate 20在新加坡剛上市,當天就有一大波人前來排隊,據說有超過1000人排隊搶購,隊伍長達500米……
華為在新加坡有多牛呢?據說在新加坡每撥2個電話,就有1個是通過華為的網絡和設備,無論是手機還是固定電話。
如果你走進COURTS或BEST等家電賣場,也能找到中國家電品牌,有海爾、格力、美的。
以小米、追覓、美的、石頭科技等為代表的掃地機器人品牌,火爆整個新加坡乃至東南亞。
大家熟知的Vivo、OPPO、Oneplus都在新加坡有旗艦店。
新加坡支付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華人店鋪幾乎都能微信&支付寶付款
在新加坡,微信&支付寶手機支付,早已火遍全島多處場所。
基本上只要是華人的店鋪,都支持這兩種手機支付方式。只要你在消費介面輸入新幣數值,系統會按照非常優惠的匯率折算成人民幣支付,非常方便。
新加坡的門面——樟宜機場,店鋪內明晃晃地擺著微信&支付寶支付。
在Grab打網約車,還可以綁定支付寶付款。微信也有打車小程序,可以在新加坡打車花人民幣。
曾經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還曾吐槽:中國連路邊攤都是手機支付,去了上海像個鄉巴佬…
如今,新加坡的手機支付已經跟上來了。
新加坡萬事通
,贊568
新加坡真的已經離不開中國了
總理、富豪祖籍,遊客、留學生來源都中國
就這麼說吧,在新加坡,連總理都是華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吳作棟、李顯龍、黃循財,祖籍都是中國。
新加坡萬事通
,贊2.8萬
2025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新鮮出爐,在新加坡前10大富豪中,有5位都是原中國籍企業家,其他也都是華人。
過去一年,新加坡共接待遊客1650萬人次,中國就占了308萬,也是新加坡的首位遊客來源國。僅去年上半年,中國遊客就在新加坡花了116億人民幣!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2025年最新統計,目前在新加坡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總數已超過6萬人,同比增長20%,占國際學生總數的65%!
似乎,新加坡的各個領域都有中國的影響。
新加坡萬事通
,贊75
新加坡離不開中國
中國也離不開新加坡了
新加坡離不開中國,中國同樣也離不開新加坡!
早在1994年,中新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就由新加坡規劃建設,如今已成為年產值超3000億元的「金字招牌」。
而在旅遊市場,中國已經超越日本,成新加坡人出境游首選國,赴華遊客更是暴漲58%。
商業層面,位元組跳動把TikTok全球總部設在新加坡,CEO周受資更是中新人才流動的縮影。
金融領域,新加坡是中國企業出海的第一站,而人民幣國際化也離不開新加坡的離岸樞紐支持。
今年黃循財首次以總理身份出訪中國,他在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時表態,新中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新加坡萬事通
,贊132
從蘇州到深圳,從抖音到支付寶,新中關係早已超越經貿,成了真正的「兩國一家親」。
話說回來,如果新加坡沒有了中國的各種產品,會變成什麼樣子?反正萬事通是不敢想像,如果身邊缺少了中國元素,會變成什麼樣子……
通心粉們,你今天用了多少中國產品?歡迎留言battle清單!(此刻正在看推送的手機說不定就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