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一注册阶段全解析,入学支持超贴心!为孩子未来抢跑!

1天前     静姝     1323

为了确保孩子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学校通常不会在九月中旬至十一月左右的最后一个学期期间招收新生。

如果计划在第三学期后为孩子入学,教育部将在12月底之前通知下一学年的入学安排。某些情况下,处理可能会略有延迟,但教育部仍承诺在1月中旬之前为所有SC和PR儿童提供入学名额。

1️⃣申请ASP

需在预计入学日期前三个月内提交“回国新加坡人入学申请表”,例如,如果您的孩子7月入学,您应该在4月提交申请表。

如果在申请时没有提供永久的新加坡地址,则必须提供新加坡的预期居住区域

2️⃣接收通知

教育部将根据申请表中填写的居住地址,找到2至3所有空缺名额的学校。

如果居住地址附近只有一所学校有空位,会将孩子安排在该校,大约需要3个工作日。

3️⃣确认学校选择

一旦学校确认入学名额,我们将保证并为您的孩子保留该名额。收到教育部发出的录取通知书后,请联系学校安排入学前手续。

4️⃣参加校内考试和面试

学校可以在您的孩子入学前进行校本测试和/或面试,以确定其级别和班级或课程/发布组。

提前联系学校,了解如何购买新校服和教科书,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小学或中学的过渡准备。

06 直接联系学校

海外新加坡人可以直接联系选择的学校。

如果想在同一学年内入学,请在9月的第一周之前联系学校,如果您想在下一学年入学,请在12月之后联系他们。

入学情况视学校空缺情况而定。

03 国际学生

新加坡小一注册阶段全解析,入学支持超贴心!为孩子未来抢跑!

国际学生的P1注册遵循不同的时间表。

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前几个阶段获得名额后,国际学生(IS)可以在P1注册活动的第三阶段注册P1

如果孩子出生于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1日(含这两个日期)之间,就可以参加2025年P1注册活动。

在第三阶段之前,国际学生必须完成以下两个步骤

一、提交在线意向书表格

表格可在官网获取,提交时间为:

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上午9点

2025年6月2日星期一下午4点30分

否则将无法参加P1注册活动第3阶段的注册。

二、教育部将在十月份之前通过电子邮件通知:

孩子是否可以获得P1名额。

如果获得录取,如何在第三阶段向指定学校注册。

获得录取后,需要将以下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学校(根据学校要求):

孩子的出生证明(如果是其他语言,则需要提供英文翻译件)。

儿童护照个人资料页。此页显示儿童的个人信息、照片以及护照详细信息。

儿童移民豁免令、家属准证、学生准证、长期访问准证(如有)。

父母双方的护照、身份证、入境许可证或再入境许可证。

父母双方的就业准证、工作准证、长期访问准证(如有)。

儿童的免疫接种记录。

04 P1注册流程和规则

P1注册前,首先要理解注册规则和流程,需了解注册阶段、住所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如何影响录取,以及抽签流程。

01 注册阶段和关键日期

小学一年级(P1)注册分几个阶段进行,注册前需要确认孩子符合条件的P1注册阶段及其关键日期。

新加坡小一注册阶段全解析,入学支持超贴心!为孩子未来抢跑!

新加坡公民(SC)和永久居民(PR)只要满足第1阶段至2C补充阶段至少一项要求,就可以为孩子注册该阶段。

国际学生必须在第3阶段注册之前通过2步流程进行注册。

新加坡小一注册阶段全解析,入学支持超贴心!为孩子未来抢跑!

(通过官网查询器可以快速查询可以参与的注册阶段)

第一阶段: 适用于有兄弟姐妹在小学就读的孩子,所有符合第一阶段申请条件的申请者都将获得录取。

第2A阶段: 对于孩子来说,需满足以下至少一项要求——

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曾是该小学的学生。

其父母是学校咨询委员会或管理委员会的成员。

其父母为小学教职员工。

在小学内的教育部幼儿园就读。

第2B阶段:

对于孩子来说,需满足以下至少一项要求——

其父母最迟在P1注册前一年的7月1日之前加入小学担任家长志愿者,并在P1注册年份的6月30日之前为学校提供至少40小时的志愿服务。

其父母是与该小学有直接关系的教会或宗族推介的成员。

其父母被认可为积极的社区领袖。

第2B阶段注意事项:

每所小学都会为第2B阶段预留20个名额,以确保所有小学在后续阶段继续开放。

获得认可的活跃社区领袖仅可为其子女注册距离其居住地址2公里范围内的学校

30个月的居留要求:

根据“父母是获得认可的活跃社区领袖”资格,被录取到距离注册地址2公里范围内学校的儿童必须自P1注册活动开始起在该地址居住至少30个月(该地址应持续作为注册家长的NRIC地址),如2025年P1注册活动的开始时间2025年7月1日。

如果不满足30个月的居住要求,或者父母无法提供令教育部满意的证据证明满足该条件,教育部将自行决定将孩子转入任何学校,父母对该选择没有发言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