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走了|蔡瀾骨灰平安回「家」 擇日頌經入龕

15小时前

(新加坡訊)「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的骨灰已平安回到新加坡,擇日頌經入龕。

蔡瀾於6月25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安詳離世,享壽83歲。他的家屬上周五(6月27日)在微博發布消息,表示為免叨擾親朋,不設任何儀式,遺體已火化。

新加坡《新明日報》獲悉,蔡瀾的骨灰已經回到新加坡安置。記者向家屬詢問,蔡瀾的侄女蔡芸證實上述消息,並透露將擇日頌經入龕;至於骨灰安置地點,蔡芸表示遵從蔡瀾遺願,為免叨擾安置的廟堂和公眾,不便透露,同時感謝大家對蔡瀾的愛戴。

蔡瀾生前從不忌諱談論生死,他在2024年在接受香港媒體訪問時就提及生死的課題,當時他坦言自己決定在香港死,「最好是不知不覺地走,沒有恐懼也不需要受痛苦,到現在我都想到時搞個派對讓大家玩。」

豁達看生死的蔡瀾,一年多前接受《明報周刊》訪問時也說將來死後火化的骨灰要撒在海上。不過,根據《明報周刊》報道,當時一旁的助理提醒蔡瀾說不能這樣做,因為海中拋垃圾是違法行為。

蔡瀾在該篇訪問中透露雖然自己更喜歡香港,但家人其實已為他在新加坡買了龕位。

蔡瀾是愛吃魚之人。

《吃魚記憶》遺作見報

蔡瀾去世後兩天,遺作見報,提及小時吃魚的記憶。

蔡瀾生前仍在報章撰寫專欄,他於上個月25日逝世,而他在《信報》發表的《草草不工》專欄文章則在兩天後、即27日刊登。該篇文章以《吃魚記憶》為題,回憶小時吃魚的情景。

蔡瀾在文章寫到自己小時在南洋長大,家境小康,父母是老饕,奶媽又廚藝精湛,再加上當時海洋不受污染,魚類豐富,賣得很便宜,所以家中的餐桌上,魚從沒間斷過。

「最家常的湯是江魚仔煲空心菜(蕹菜),江魚仔鮮甜無比,加通心菜和大蒜去煲,湯透明,味極濃。小的江魚仔就那麼整條炸了,蘸甜辣椒醬,配椰汁飯吃。」

蔡瀾也在文中指他家的早餐是向馬來小販一包包買回來,用香蕉葉包著的椰漿飯(Nasi Lemak)。

文中也提到吃的鹹魚多數來自檳城,一大塊一大塊,「去了骨,只剩肉,曬得很硬,吃時先浸在糖水中一晚,翌日切成薄片,用油煎得略焦,再炒豆芽。」

文末他感慨「最近總喜歡回憶小時候的事情,尤其是各種食物的味道。很多人不明白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道理,這些美好的味道,不同了就是不同了,不是我挑剔,只是食材確實不一樣了。」

愛吃魚之人

蔡瀾的遺作寫吃魚記憶,但這並非他第一次寫吃魚的經驗。2019年10月他曾以吃魚為題寫了《南洋的吃魚記憶》。

文中,蔡瀾詳細敘述自己吃魚的經驗,像他寫自己從小就吃刺身,而且非常喜歡。他也喜歡家裡蒸的雜魚,「四方形很細條,香菸盒大,肉很薄,叫格格仔,不知香港何名?鋪上酸梅蒸了,小心挑出肉來,沒多少也吃得過癮。」

從整篇文章的字裡行間,都看出蔡瀾確是愛吃魚之人。


相关文章

  • 三個月大時被女傭灌硫酸奇蹟生還,新加坡男子一路讀到碩士,26歲病逝!
  • 潛逃4年終落網!涉詐騙洗錢的中國男子入境新加坡被逮捕!
  • 風雨不改平均每天騎250公里跑單 送餐員月賺2萬 新山買別墅
  • 【「情夫裸駕逃」案續審】 若兩人是朋友 為何同裸車內?
  • 上月組屋轉售價按月微升0.1% 交易量微跌0.4%
  • 涉大選開票夜破壞行動黨競選海報 57歲男子被控
  • 分析員:政府調整賣方印花稅 對市場影響或不大
  • 警方提醒公眾警惕冒充加密貨幣平台詐騙 已接至少31起報案
  • 拒本地邀訪卻在海外深談我國政治 行動黨再批畢丹星馬國受訪「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