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個國家氮化鎵半導體轉化與創新中心(NSTIC (GaN))於6月26日正式啟用,將助力本地開發更小、更快、更節能的電子技術,搶占5G/6G、雷達與衛星通信等全球市場機遇。
該中心由南洋理工大學與A*STAR、DSO聯合共建,NTU教授出任執行主任,充分發揮科研優勢,推動氮化鎵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鞏固新加坡在先進半導體領域的地位。
國家氮化鎵創新中心正式啟用
6月26日,新加坡國家氮化鎵半導體轉化與創新中心(National Semiconductor Translation and Innovation Centre for Gallium Nitride,簡稱 NSTIC (GaN))正式啟用,由主管能源及科技的Tan See Leng部長主持開幕。
新加坡貿工部主管能源及科技的部長Tan See Leng(中),與NSTIC(GaN)執行主任、南洋理工大學Ng Geok Ing教授(最左),以及南洋理工大學工業合作副校長 Lam Khin Yong教授(最右)合影。
來源:ntu
這是新加坡首個專注氮化鎵(GaN)半導體技術的國家級中心,將推動更小、更快、更節能的電子產品研發,助力本地企業在5G/6G、雷達及衛星通信等高增長全球市場中搶占先機。
三方攜手,共建前沿平台
該中心前身是2023年成立的國家氮化鎵技術中心(NGTC),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DSO 國家實驗室以及南洋理工大學(NTU)聯合建立。
NSTIC (GaN) 配備最先進的晶圓製造和原型測試設施,將緩解本地產業面臨的「缺乏製造產線」痛點,並加強學研企的深度協作。
開幕儀式上,A*STAR、DSO 和 NTU 多位領導嘉賓到場祝賀,包括NTU工業合作副校長Lam Khin Yong。
氮化鎵:改變未來電子的關鍵材料
氮化鎵(GaN)被視為下一代高性能電子器件的核心驅動力。
與傳統矽相比,GaN能在更高電壓和更高頻率下運行,損耗更低,使電子元件體積更小、速度更快、能效更高。
內含氮化鎵(GaN)的電子元件 來源:google
如今,GaN 技術已廣泛應用於:
手機快充適配器
LED 驅動
筆記本電源
其優異的電熱性能使設備更小巧更高效。
在電動汽車快速充電領域,GaN 也因其高功率效率,正迅速成為熱門選擇。
NTU教授領銜,加速半導體創新
NSTIC (GaN) 由南洋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Ng Geok Ing教授出任執行主任,同時他也在 A*STAR 微電子研究所擔任聯合職務。
未來,中心將通過整合科研、原型驗證與產業合作,推動氮化鎵技術快速商業化,進一步鞏固新加坡在先進半導體領域的全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