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访美期间出席《华尔街日报》编辑部对话会(全文)

2022-04-11     缘分     24315

因此,看着外来势力如何影响美国,看到其他国家也发生类似事件,有些不明显,有些却十分张扬,并往往无孔不入,这让我们感到非常不安,并自问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新加坡。环顾这世界,人们有各种理由想要影响我们的态度和政治观点,例如把我们推向某个方向,或让我们的人民意见分歧。

这类事件不断在我们现代历史中重演。最近,法国一智库进行了一项有关外来影响的研究,其中有一个章节专门分析新加坡的情况,他们认为新加坡之所以成为外来势力的目标,是因为我国的种族联系,但他们也看到我们如何努力构建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以防范外国势力的介入,并使新加坡有别于其他多元种族的国家。这些学者也举例说明这些事件如何可能发生。

华尔街日报:显然地,大家都在猜测乌克兰战争会如何影响区域问题,尤其是中国对台湾的态度。我想知道这会如何影响你对本区域的战略安排以及你们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想法,尤其是你们就加强本区域与美国有关的国家安全架构进行了哪些对话?您在讲话中提到,很明显的亚洲没有北约,也不会有亚洲版的北约。不过我们也听说本区域的其他国家,例如日本和韩国认为亚洲应该有这类机制,也许这能加强他们在本区域的战略安全意识。您对此有何看法?面对中国所带来的挑战,这会如何改变和演变?

李显龙总理:本区域的所有国家肯定会思考这会如何影响它们的国防。我之前说过,除了要防御传统的战役外,各国还要考虑核武问题,尤其是东北亚国家和地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已明确提出这个已经潜伏多年的问题。韩国也认为应该发展本身的核能力。如果这样的情况在东北亚发生,我不确定核武扩散问题的发展只是如此而已。

那么,安全架构呢?一些亚太国家是美国的盟友,例如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另一些国家如新加坡虽然不是美国的盟友,不过长期以来和美国有进行安全合作。新加坡甚至给我们的关系起了特别的名称––新加坡和美国是“主要安全合作伙伴”,这是个专属新加坡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因为其他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或朋友。

新加坡和美国的合作紧密,我们觉得你们参与本区域事务是件好事,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会涉入你们的战争,或在我们出事时会要求你们前来搭救。这其中有一定的伸缩性,我觉得最好是维持现状,因为本区域的国家并非都想和各方对峙。我有我的朋友,你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我们都有生意往来,而且交易量颇高。因此,我们要为这个区域建立的架构,是能将这个区域凝聚起来、让大家在决定采取极端解决方案前能三思的架构。

中国通过多项经济和其他计划与本区域接触。新加坡与中国有自由贸易协定,东盟与中国也有自由贸易协定,而现在我们有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也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该协定一开始是由新加坡、文莱、新西兰和智利等几个国家一同发起,后因美国的加入而扩大成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改变了格局。我们提出的论点是,这可让美国拥有一大筹码,也是具战略性的一步,能显示美国正在参与区域内的事务,并可加深美国与本区域各国的接触,让他们有理由说:“我们和美国站在一起。”

然而,你们的国内政治让这一切变得不可能。你们必须离开,也把大门敞开,而现在有别人来敲门。CPTPP成员会怎么做是一回事,美国会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我不能要求美国重新加入协定,因为你们基于国内原因不太可能这么做,但你们不应该缺席,应该参与其中,致力改善市场准入和深化与本区域的经济关系。

拜登政府明白这一点,并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但困难之处是如何在无需获得贸易促进授权(TPA)或国会批准的情况下,让这个框架更有利于改善市场准入。但美国应该开始有这样的对话,并将各国聚集在一起,以包容的方式展开对话,也就是说,这不应是“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在对话,而是“暂时有各国参与,但还不包括中国”的对话。中国不会在近期内参与对话,但总有一天会有这个可能。

以CPTPP为例,一直以来人们都不相信中国会愿意加入该协定。美国的谈判方式,如果要我诠释其用意,是要使相关条款变得非常严格,让某些国家难以加入。中国一直在密切留意相关进展。刚开始,他们视该协定为一种威胁,并谴责这是一场狡猾的阴谋。后来,中方研究了协定的条款,并在一个非常高级别的场合问美国:“如果我们要求加入,你们会怎么想?”这是几年前的事了。

去年,在美国成立澳欧美联盟(AUKUS)后,中国问:“我现在举手想加入CPTPP,可以吗?”可见中国正建立这类联系,而如果说本区域应该拒绝这类接触的话,我认为那是不对的。这不仅不现实,而且是错误的。我们确实希望中国能参与本区域的事务,但我们希望中国不会是我们唯一的伙伴,而是希望美国、欧洲也能参与。欧洲宣称他们在远东地区有战略利益,英国不时会派出新型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前往南中国海。他们最近才这么做。法国也会不时派出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之前则是派出圣女贞德号航空巡洋舰,在本区域亮出法国国旗。我们欢迎这样的交流。

但在本区域的接触应该是重叠和有建设性的,这样才不会有前线,也不需要宣称“这是我的缓冲国”。有些国家如朝鲜就持有一点这样的姿态,有些中南半岛国家也可能是这个样子。但总得来说,自二战以来,本区域国家一直是美国的朋友,有些甚至是盟友,而这并没有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我希望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

华尔街日报:总理先生,我一直觉得您是带着某种历史意识向前迈进,总会从广义角度思考事物,例如事物的广泛历史含义。我想了解的是,您自2004年担任总理以来,在发言时是否有观察到或认为美国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变?美国是否认清本身的历史意图?您认为这些意图是正确的吗?同样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为一个抱有一定意图和意义的历史人物,您对他有何看法?我指的不是现在的TPP,而是习近平有何意图,想要的是什么?美国的意图又是什么?美国想要什么,应该要什么?

李显龙总理:长久以来,美国不仅标榜自己为山巅之城,也意识到开放国家并愿意承担本区域警察的义务对自己有利。你们也认为本区域的稳定和繁荣对美国有利。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美国在世界许多其他地方有很多问题要处理,亚太地区多年来都不是美国的烫手山芋。事实上,本区域是美国作出投资以及美国跨国企业获利的地方。美国人民在亚太地区定居,而你们也有许多朋友在本区域。他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对美国产生好感并和美国建立联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