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2022-04-24     缘分     53510

向树梢吊桥行进

走完大盘尾步道,基本上是单程走完温莎自然公园,如果就此止步,可沿着原路并选择不走松鼠步道而是走维纳斯连道(Venus Link),右转进入另一方向的维纳斯环道(长1.8公里)到公园入口处,如此来回约6公里。

我们的目标是还有一半路程的树梢吊桥,因此继续往前面的山路行进,进入麦里芝蓄水池范围,左转也可走到麦里芝蓄水池东边。继续向前沿着岛屿俱乐部路可看到被拦截的私人道路,这时可选择走龙丹径(Terentang Track)前进,我们则选择右边上坡路来到一片绿色篱笆外的柏油路,篱笆内是三座绿色庞大建筑,那是加冷污水处理厂(Kallang Service Reservoir),风吹来时还飘着些异味,感觉就像走在童年的乡村路上。

看见护林员休息站(Ranger Station)出现时,就是离目的地不远了,大家不妨在这里歇歇脚、添水和上厕所,然后做最后冲刺。这时一定要注意告示牌,朝柏油路的贝雅士步道(Peirce Track)走去,这里也是四条到树桥路线的汇合处,大约100米登山路后就是树桥入口处。由于树桥一次只能放行200人,因此有职员看守管控,小路上划著一米距离黄线,可见游客高峰时段必须从山腰开始排队等候过桥。

无限风光在树桥

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走过树桥,只能从八打灵小径下山。

树梢吊桥于2004年11月5日正式开放,之后于2020年8月11日关闭维修,直到去年12月15重开。树桥是单向行走的,只能从贝雅士步道进,八打灵小径(Petaling Trail)出,一旦走错了,就得绕山脚一圈再走上山;公园局非常贴心地在栈道地面上漆上“No Entry”,提醒公众“此路不通行”。

树桥宽度只有60公分宽,一旦有人停留拍照或者赏景,时间一久必造成“交通阻塞”,虽然可以背对背超越,但在疫情期间应不被鼓励。到访时游人不到十个,我们也刻意留在后头,但难免陆续有人前来,因此就用了短短10分钟走完树桥。

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极目远眺林海茫茫,可望见贝雅士蓄水池上段一角。

树桥悬挂于贝雅士山与加冷山之间,这两座山丘自麦里芝蓄水池兴建以来,便隐藏森林里。加冷山命名极早,1846年已出现在官方记录,显然与附近的加冷河源头相关,而贝雅士山则迟至1983年才获命名。我们所熟知的贝雅士蓄水池下段,原称加冷河蓄水池,1922年为纪念兴建蓄水池的工程师罗伯特·贝雅士而改名。

从树桥中央北望,绿林尽头一片湛蓝水面,便是贝雅士蓄水池。加冷山、加冷河、加冷河蓄水池以及曾在加冷河口聚居的原住民加冷(海)人,仿佛就是一条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脐带,让人浮想联翩。

走在吊桥上,绵延绿树从脚底伸展,居高俯瞰森林的层次,地面众树繁杂,中段枝干与寄生植物相依,顶层则是树梢浓密如冠盖,令人产生各种想像:热带雨林的探险、游击队的潜行或侏罗纪的生态?从近距离欣赏雨林,也可放眼眺望蓝天白云,感受“树连天”的奇妙,这与走在地面仰头看树,景致全然不同。

登上日落洞观景塔

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四脚蛇

走过树桥,进入八打灵小径,沿途有四个休息亭台,虽然下山不会很累,但亭台的作用是让你停下脚步,听听风吹树叶摆动的声音,看看正在窥视你的猕猴,窜跳的松鼠和潜行的四脚蛇。栈道尽头与森美步道(Sime Track)连接,左转可走回护林员休息站,右转前进400米可到六层高的日落洞观景塔(Jelutong Tower)。

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保护区第一高塔——日落洞观景塔。

观景塔堪称保护区第一高塔。一层层登高,景观逐渐开朗,初时尚有蝴蝶纷飞,最后则只见成群燕子四周飞舞。顶层视野极为开阔,麦里芝蓄水池的一抹水蓝清晰入眼,迎着劲风,心中自然生出豪迈之气。

岛国虽小,但不缺远足路径,这次徒步让我仿佛回到在澳洲黄金海岸雨林看山看树,也似在台湾南投浊水溪日月潭源头摸河逐水,心灵与大自然得到融合的舒畅。

这次在温莎自然公园,看见溪流里悠游的鱼儿,飞舞的蜻蜓,密林里的野猪、松鼠和猕猴,还有罕见的金色四脚蛇,就是没看见公园标志的穿山甲。在折回森美步道的路上,有蝴蝶围绕飞舞,也似乎夹道欢送,让我们的远足行程画上美丽的句号。

前往树梢吊桥须知

1)开放时间:上午9时到下午5时,周末提早半小时在8时30分开放,最后过桥时间为下午4时45分。

2)每逢星期一不开放,除非是公共假日。

3)树梢吊桥段属于中高难度徒步路径,估计时间需2-3小时,不适合孕妇、幼儿及残障人士。

文、摄影:许月英

想远足?可考虑新加坡唯一穿越灌木丛林树冠的250米长悬浮吊桥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