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防疫大開放真的OK嗎? 政府和民眾都還有點怕怕

2022-04-25

夜場、卡拉ok在4月19日獲准開放,是新加坡抗疫成果的一次驗收。不少人發現自己的舞步生疏了,嗓音走調了,這是小小的犧牲,能夠在這一場大傳染病疫情中活下來,便值得慶祝。

不過,新加坡真的一切OK了嗎?

明天4月26日,新加坡將迎來一次大解放。

防疫管理措施幾乎全面解封,室內和戶外都無須保持安全距離、千人以上的大型活動不再受人數限制、500人以下的大型活動和場所取消差異化措施、500人以下的多數場所無須再安全掃碼;連通過海空入境的外國人的行前檢測也免了。

新加坡的夜生活基本上已經恢復。(海峽時報)此外,新馬跨境巴士和德士5月1日完全恢復。好消息連串而來,讓人高興都來不及。

這有點像是國人的集體慶生,人們的心情都放鬆不少。

24日禮拜天早晨,祥子特地到勿洛南的一個組屋區中心感受全面解放前的氣氛。但見人頭攢動,小販中心、巴剎、咖啡店都坐滿了人,連業餘賣唱的大叔大媽也出來了,熱鬧程度已超越疫情前的盛況。

昨天本地還報2044新增病例,重症病患則減至38人。從數據面來看,安全管理措施一面放寬,冠病疫情也一面改善。

人們已不再關注每日新增數據,社會面開始大幅度恢復正常,在在顯示人們已很大程度消除了對奧密克戎病毒的恐懼,相信政府對此也喜憂參半。

自從允許在戶外不必戴口罩後,中央商業區CBD的午餐人群已有不少人除下口罩。(海峽時報)衛生部長王乙康近日還表示,隨著限制的放鬆,新增病例數據也許會反彈,意在警惕人們不要樂過了頭,完全放下了警惕之心。

從民間的情形來看,在戶外走動,不戴口罩的人是絕對少數。雖說普遍的心理是要避免進進出出,口罩摘下戴上的麻煩。但是,口罩給新加坡人帶來的安全感是不容易消失,「嘴上無罩,心裡無靠」,口罩是個人第一線防護,也是最後一層心理防線。

當我們逐漸恢復正常的時候,這個城市也恢復了生氣,可大大提高新加坡的國際形象。相信其他地方也要問:新加坡可以做得到,為何我們不能?

近日香港和台灣媒體也都在關注新加坡式的「與病毒共存」。開放邊境,新加坡走快了好幾步,秘訣在哪裡?

新加坡式的「與病毒共存」。(海峽時報)李顯龍總理星期日晚在中央醫院的晚宴上發表演講,重點強調抗疫中人民對政府和彼此之間的高度信任。

另兩個因素是:堅韌的醫療體系、有效的公共衛生應對措施。

在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衝擊下,醫療體系、官民上下之間的信心沒有崩潰,是我們不幸中之大幸。

病毒會不斷變異,與病毒對抗是永無止境的學習。「火的洗禮」不會是一次性的,儘管醫學不斷進步,病毒給人類文明的挑戰可能一次比一次厲害。

人類也是健忘的。戰爭與大傳染病都是在敲響人們的腦袋:和平與安全都是有代價的。

中央醫院為這場疫情的戰鬥出版了一本名為《堅守初心,攜手抗疫》(Purpose with passion)的書籍,記錄了前線戰役人員的勇氣與毅力。祥子期待儘早一書在手,從此書中的真人真事,獲得人生的啟示。

中央醫院為這場疫情的戰鬥出版了一本名為《堅守初心,攜手抗疫》(Purpose with passion)的書籍。(海峽時報)從明天開始,簡稱DORSCON疫情警戒級別顏色將從橙色下調至黃色。

全稱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疾病爆發應對系統)以綠黃橙紅四個顏色為級別,反映疫情的嚴重程度,作為協助政府機構、企業和民眾了解採取的應對措施和指導信息。

2020年2月7日,警戒級別從黃色調高到橙色之後,就一直沒有動靜。當2020年底本地取得幾個月的清零戰果時,顏色沒有下調,過後疫情進入嚴重告急階段,直到今天還是沒有變色。

疫情兩年半來,新加坡人幾乎忘記我們一直處在橙色階段。

忘了也好,人們不會談病毒而色變,最後的成績才是最重要。


相关文章

  • 獅城法拉利馬國失控撞車 全車燒成廢鐵車主幸逃命
  • 特價雞飯只須1新元9角 鄰里雞飯店日賣500盤
  • 開工兩周每天加班到9點 女子想裸辭:我撐不住了!
  • 一款韓國西瓜味冰棒含未申報過敏原 食品局下令召回
  • 一名43歲男子橫屍在新加坡小印度後巷,警方封鎖調查
  • 陳詩龍:改善外籍客工福祉和生活環境 盼私人運營商提升宿舍標準
  • 學校假期帶動渡輪船票銷量 郵輪公司計劃開闢越南和印尼新航線
  • 女神卡卡獅城開唱 粉絲親手製作服裝盛裝出席
  • 人工智慧聊天機器盛行 專家:虛擬戀人現象或影響社交與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