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一邊應對肥胖,一邊拯救地球

2022-04-26

肥胖,是一個越來越嚴重並長期存在的健康問題。過去30年,沒有一個國家成功阻止了肥胖人數的增長。

這個問題讓新加坡也倍感頭疼。「2017至2020年,新加坡全國肥胖率從9個百分點上升至10個百分點,這讓國家多年來在肥胖問題方面所做的努力瞬間化為烏有。」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在此前召開的國會中指出,「新加坡的肥胖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與非肥胖群體相比,肥胖人群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此外,在感染新冠病毒等傳染性疾病後,他們的愈後效果也相對較差。

根據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委員會的說法,全球不僅要面臨新冠病毒的挑戰,還需應對其他三種威脅——氣候變化、肥胖和營養不良。

那麼,這些威脅之間究竟有何關聯?我們又能否將它們放在一起去解決?

我們近期開展了一項有關肥胖的調查研究。該研究針對32個國家的512家社會企業開展調查,為解決肥胖問題提供了更多數據支撐以及新的應對思路。

教授簡介

掃碼查看

英文簡歷

Audrey Chia|謝慧賢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組織與管理系副教授

楊璐玲醫學院副教授

環境管理碩士學術主任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管理學博士

教研領域:領導力與變革、組織多元化、社會創新與慈善、職場健康等

各有千秋的企業應對模式

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遺傳、個人的不良行為、自然和社會環境。與氣候變化一樣,肥胖問題也需要採取多管齊下的新方法,讓社會企業家等利益相關者加入進來。

為了研究社會企業家是如何預防肥胖的,我與研究團隊對社會企業展開了全球首次的全面調查。我們查閱了學術資料庫和32000多個媒體資源,對32個國家的512家社會企業進行了研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今年3月份的權威學術雜誌《肥胖評論》(Obesity Reviews)上。

研究表明,社會企業主要採取5類措施來應對肥胖問題:調整飲食和營養(59%)、發展城市農業(43%)、開展體育活動(31%)、獲取健康食物資源(22%)和普及健康衛生知識(16%)。

首先,社會企業通常採取多種措施來解決肥胖問題。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寶萊塢農場(Bollywood Veggies)會組織開展種植糧食種植活動,出售健康食品,提供健康熟食,還開設了製作健康餐的課程。

新加坡企業寶萊塢農場為客戶提供健康餐飲烹飪培訓(bollywoodveggies官網圖片)

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社會企業會在不同的環境中運營,例如當地的社區(93%)、學校(39%)或工作場所(9%),有些企業還會在多個環境中同時運營。

其次,一些企業還應用了各種商業模式。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Good Bowls採用了交叉補貼的模式——在出售同樣的健康冷凍食品時,低收入社區便利店的價格會更便宜,而在一些高級食品店裡,這些產品的價格會相對偏高。這樣一來,高檔商店的消費者多支付的2美元實際上是為低收入消費者提供了餐費補貼。

其他社會企業,如總部位於紐西蘭的Eat my Lunch採用的是訂閱模式,在向客戶普及健康飲食習慣的同時,也獲得了穩定的收入;而澳大利亞企業Box Divvy則開發了一個平台,讓消費者直接從當地農民那裡購買新鮮的農產品,這樣不僅能節省成本,幫扶當地農民,還減少了碳足跡。

澳大利亞Box Divvy開發的農產品直接訂購平台(boxdivvy官網圖片)

城市農業與多重責任行動

世界上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據聯合國估算,這一比例將在2050年達到68%,而2018年該比例僅為55%。由此可見,想要控制肥胖,就應該針對城市精準地解決問題或尋找解決方案。

在我們的調查中,研究飲食和營養的企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便是研究城市農業的企業。

雖然在土地和資源成本上存在限制,但城市農業作為一項整體戰略,依然很有吸引力。城市農場不僅增加了人們獲取新鮮農產品的途徑,還倡導戶外和體育活動,為社區提供了有關營養、生態和可持續方面的知識教育。

我們認為,未來城市農業將會越來越受歡迎,這不僅僅是因為健康和氣候問題,還涉及到糧食安全。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幾乎有一半的社會企業都開展了《柳葉刀》委員會所倡導的「雙重或三重責任行動」。與此同時,他們還解決了肥胖和其他問題,如就業和貧困。

例如,Sole Food Streets Farm將溫哥華一處荒廢污染的貧民窟改造成了城市農場;日本開創的Table for Two活動向消費者出售營養均衡的飲食,再將節約下來的高熱量飲食捐贈給非洲和菲律賓那些營養不良的學生,後來這一活動又傳播到了韓國、美國和德國。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在解決肥胖問題時,我們應採取多任務的干預措施,將肥胖問題與環境、社會目標結合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社會企業採用了跨價值鏈的干預措施,他們的工作涉及農業、配送、食品準備和零售。例如,Fresh Roots與溫哥華的學校合作,在學校操場上種植農產品,不但能向居民出售農產品,同時還能為學校食堂提供蔬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Fresh Roots與溫哥華的學校合作,在學校操場開展農產品種植(Fresh Roots官網圖片)

這種「將農場蔬菜直接搬到餐桌上」的方式節省了成本,同時還保持了食材的新鮮度,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社會企業為減肥健康發揮力量

調查發現,只有15%的社會企業明確將減少肥胖作為企業的首要目標,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人們認為肥胖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

此外,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積極的社交信息,將健康飲食與積極的社會或環境影響「捆綁」在一起,這種「捆綁」可以幫助決策者向公眾倡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我們調查的社會企業中,有超過40%的此類社會企業已經能夠靠自己的業務實現財務自給。這些盈利或非盈利性企業在實現社會目標的同時,會開通各種財務和非財務支持渠道來維持其運作。

而我們的調查顯示,無論這些企業屬於營利還是非營利性質,都可正常運行,且不會依賴捐贈或公共資金。

儘管有失敗的風險,但社會企業也是幫助社會解決肥胖問題的一種輔助方式。尤其是近兩年因為新冠疫情,各國在衛生預算上尤為「吃緊」,此時的社會企業便發揮了它的作用。

與其他國家一樣,新加坡也面臨著氣候變化和預防肥胖雙重問題,但我們也可以與社會企業一起合作,創造新的解決方案——例如我們可以像Fresh Roots一樣,採取在學校種植農產品的干預模式;還可以在工作場所實施像 Table for Two這樣的活動,提醒員工健康進食,同時為減少世界的饑荒做出貢獻。

我們的調查還表明,社會企業在解決肥胖問題時,也會注重其他健康與非健康問題,並將減少肥胖與環境、氣候等重要議題聯繫起來。而且大多數社會企業都是由當地社區發起、受到各機構支持,且能夠推出自己的業務來維持運營。

總而言之,這些社會企業的行為正如《柳葉刀》委員會倡導的那樣——」開展可持續、盈利的模式,為社會和環境帶來切實的益處。「

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一邊應對肥胖,一邊拯救地球。

了解相關研究成果

可掃碼或打開以下網頁查看學術論文

https://doi.org/10.1111/obr.13378

文章英文版首發於 Today

原文標題為Preventing obesity while saving the planet

作者:謝慧賢(Audrey Chia),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組織與管理系、楊潞齡醫學院副教授、環境管理碩士學術主任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 2024年新加坡人最愛的小販中心居然是TA!😱多元的美食小吃,本地人和外國人爭著去打卡!你有猜對嗎?
  • 新加坡往返中國新增3個航班!5月直飛機票低至438人民幣~
  •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實拍!在新加坡吃飯偶遇比爾蓋茨!
  • 越來越多新加坡學生選擇到荷蘭、德國和日本留學 原因竟然是……
  • 隱藏在眾目睽睽中的神器? 競選宣傳想不看到這款公共設施都難
  • NUS 120周年學術盛宴:兩大「AI教父」共議智能體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