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年发生公众恶性对待医疗人员或骚扰他们的事件多达1080起,到了2020年多达1300起。今年初卫生部长王乙康公布2021年的数字多达1400起,逐年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医疗机构对于遭到恶待的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和各种援助,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思维。公众对公众医疗服务要求高、必须持续满足更高的期望是一回事,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轻易被点燃,越来越缺乏理解和包容则是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
从1979年开始,我国每年推广全国礼貌运动,礼貌使者“新雅”狮子在我的童年曾留下鲜明记忆,通过童真童趣贯彻以礼待人的价值观。
礼貌使者“新雅”狮子是伴随新加坡人成长的吉祥物。(海峡时报)
2013年,新雅通过反面手法,在媒体以公开信形式宣布退役,借此提醒人们礼貌运动的意义。数十年过去,我们追求经济成就的同时,建构优雅的社会依然是个重要和长远的目标,不能因为过去的方式过时了就放弃先前取得的成就。
身为推动礼貌运动的吉祥物的新雅(Singa),2013年5月宣布自己辞职的消息。新雅在公开信中表示,面对一个越来越令人愤怒,又少了包容性的社会,它感到疲惫。它希望自己的离去能激起大家对“行善”与“优雅社会”的讨论,反省自身的不足,并以行动让本地社会更美好。(新加坡行善运动)
也许新雅是一个时代的回忆,但是这不代表目前的儿童不需要新雅。尤其是互联网当道,跟手机和电脑打交道的时间比跟人还多,跟家人的关系都可能淡薄了,更何况是对不相干的外人?
儿童在一个充满戾气的环境下成长,目睹自己父母跟外人在公共场合高声干仗,不会也学着以同样的方法解决问题吧?
除了酒醉和精神疾病等因素造成的孤立事件,我相信戾气产生的情境是极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彬彬有礼,但是少数并不表示可以轻易忽视。戾气在不受控的情况下极可能变成犯罪事件,最近持刀在大街上、在学校砍人的画面依然历历在目。
在凝聚国人情感的庞大社会工程,我们还需要更多感性兼理性的呼吁和引导,对孩童更要从小以优良价值观教养。
能对人多一份体谅、包容和真心的理解,少点动不动就提高嗓门、摔别人的东西,减少一点什么都要据理力争、什么都要争到最好的跋扈,戾气可能就会少一点,温柔可以多一点,笑容自然会多一点。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