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周是卫塞节。12年前的卫塞节前夕,因在仁慈医院失信等罪被判坐牢10个月的明义法师,获高庭减刑至六个月。曾被冠以“明星和尚”的他,过后一直保持低调。
时隔多年,几经争取,明义接受《联合早报》独家专访。
他敞开心扉,述说心路历程,也回忆恩师,并谈起佛教在现代社会如何保持活力、 佛法的 “世间化”,以及禅寺的科技化。
从未到过芽笼东的福海禅寺。
下了巴士,向一名阿姨问路,沿着地铁轨道一直往前,走着走着,就到了。
俗名吴嘉兴的仁慈医院前院监明义法师(60岁),就站在办公室外。
从2008年7月明义和前助理杨志恒被控,到2010年5月上诉,明义减刑,笔者跟了这案子近两年。
“当然记得你。”他笑着说。
一开始,明义约法三章,不谈案件。
访谈严守规定,可以想像,欲言又止的笔者有多郁闷。
快结束时,他心软了:“我知道如果不提案件,你也很难写,对吗?”畅快地讲了11分钟,他道出胸口之痛,也解决了笔者的难题。
“仁慈宝宝”依旧呵护
这些年,一直有记者打电话到禅寺,要求访问住持明义法师,但都被拒绝了。
“从前要为仁慈筹款,没有办法才受访,才去做那些电视节目。”
2003年以前,仁慈医院默默无闻。里头住满各族、各宗教、各年龄层的贫困慢性病病患,每人每天只需付八元,含吃住与医疗费用,其他的都靠捐款维持。
“当时很缺钱,很惨。在路上拿铁罐募捐,没多少人知道这家医院。没钱,病人得不到好照顾,也留不住好员工,肯定要垮。”
说到这,他不忘感激新加坡报业控股原发行部执行副总裁萧作鸣牵线,让他认识前报业传讯营运总裁文树森。
2004 年“仁心慈爱照万千”慈善筹款节目,明义法师挑战体能极限的“冰封22分钟”表演。(档案照片)
2003年,仁慈医院的筹款活动“仁心慈爱照万千”在报业传讯旗下的优频道开跑,收视率极高,文树森也感激萧作鸣撮合两方。
明义在“仁心”节目中,亲身表演“高楼滑降”“冰封22分钟”,连续五年以挑战体能极限的惊险表演筹款,获得的捐款电话通数往往比艺人还多。仁慈出名了,他也被冠以“明星和尚”的称号。
回首过往,明义重申庭上的供证,即从没主动要求为筹款节目做惊险表演。当时制作组闲聊时说要找人从墙壁走下,明义开玩笑“那我去啊”,对方就当真定下。
仁慈被卫生部调查时,筹款节目暂停,明义也卸下仁慈职务至今,但依旧通过福海禅寺,支持他当年供证时唤作baby(宝宝)的仁慈。
除了派义工,福海禅寺每年也捐6万元给仁慈。疫情前仁慈办义卖会,明义也积极参与,售卖自己烹煮的罗汉斋、南瓜汤和其他汤类食品。
“我从小喜欢下厨,算是业余厨师吧!我蛮喜欢做闽南人的薄饼,有时邀请同参道友到福海禅寺聚餐。”
另外,福海每年都会捐两成收入给慈善机构,善举不仅限仁慈医院。2018年,它就捐出100万元给全国肾脏基金会,在乌美设立洗肾中心。
捐肾救人却被指为了出名
1980年代,明义签下遗体捐赠表格,表明“用得着的器官尽管拿去”。
一次,他得知等换肾的人太多,许多病患等不及走了,就决定捐肾。
2015年4月捐肾之前,他跑了一年多的医院,包括检查身体、接受道德委员会的面试。
捐肾之事,他一直保密。
他说得坦白:“我又不是要筹款,干嘛要接受访问?”
捐肾一事后来被记者“挖到”,跑到医院追问,他只好开记者会。
一如所料,有人说他要再出名,有人说他是想“赎罪”;也有人力挺,说捐肾并非小事,谁会为了出名捐肾?
之后的七年,他没再受访。“这次算是勉为其难吧!我们不能为过往的事耿耿于怀,钻牛角尖。”
感谢李嘉诚出资相助
人生低谷时,明义告诉自己,只有两条路:一是走出阴霾,一是垂头丧气躲起来。“选择后者,活着还有意义吗?所以,我选择追寻阳光,寻找雨后的彩虹。”
除了信众、亲友、禅寺员工的鼓励,明义也靠宗教的力量,为自己加油打气。“一方面为了责任,另一方面是要以身作则,因为我常劝人学习放下,向前看。”
不过一些公众仍没“放下”,会对他指指点点。“随遇而安吧。有人要看不起你、要踩你,随他吧!难道我因此不活了吗?“有时我安慰自己,人生最糟的已经历了,不会有更糟的,往前走吧!”
当然,也有人理解他,会上前打招呼,要他的签名和合照。
香港富豪李嘉诚曾捐500万元,助福海禅寺重建,并为明义承担所有律师费。“我很感谢他的帮忙,永远记住他对我有恩。”
明义在2008年因帮前助理而失信仁慈医院5万元等罪名,被初庭(国家法院前身)判处10个月监禁。
经上诉后,高庭法官基于他对社会和仁慈医院的贡献,把刑期减为六个月。他在2010年9月27日刑满获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