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小红书@暹罗飞鸟)
想像这里面可能也有不少新加坡人……
长假结束诊所排队
输入病例暴增
长假结束了,人们回到新加坡,诊所看病的人骤然变多,门口大排长队。
这时候好多人才回过味来,节日疯狂出游导致的病例飙升终于来了~
(图源:海峡时报)
诊所排队或者还能解释为一些人假日综合症不想上班。
但是新加坡的新冠病例数据告诉你,反弹是结结实实迎来了“小高峰”。
新加坡这两天病例数据显示,随着出国旅游的人回国,境外输入病例陡然上升了!
(图源:卫生部)
整个4月下半月,新加坡的输入病例都是两位数,
即使在4月26日(放宽入境政策)之后,输入病例未见有明显变化,4月27日 - 5月4日输入35-81例不等。
但5月5日,突然飙升三倍,当天报输入病例258例,最后5月6、7日也分别有219和215例。
可见新加坡小长假之后,输入病例稳稳站上了200例大关,和四月平均40、50例形成鲜明对比。
登机前不检测
注意飞机等密闭空间传播
虽然解封了,但是病毒并没有消失,奥密克戎及其亚型变种, 传播速度比上一代更快。
早在奥密克戎刚刚出现的时候,航空专家就提醒过飞机乘客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增加两倍。
(图源:8视界)
现在入境、出境统统不需要检测,正如上述那些在泰国狂欢回来的年轻人,也都是无需检测便可登机、无需检测便可入境。
不是每一个出去旅游的人都是摘口罩狂欢,
但是你并不知道在飞机上隔壁座位的人在泰国经历了什么,有没有感染。
(示意图)
在没有登机前检测的情况下,密闭机舱是一个高危的地方。
今年1月,来自中国香港的陈清焰教授的研究团队,准确模拟客机舱内新冠的传播和感染情况。
(图源:polyu.edu.hk)
研究人员在模拟感染者在机舱内咳嗽、说话和呼吸活动所产生的不同大小的飞沫扩散时发现,
飞沫中所含的 SARS-CoV-2 病毒随机舱空气分布而传播,并被其他乘客吸入。
(图源:精彩大马)
根据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的研究指,全机约38%的乘客会离开坐位一次,而24%的乘客则会离开坐位一次或以上。
机上乘客的流动是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所以于窗口位乘客走动的机会最低,受感染的可能性最小。
与受感染的病人坐在同一行,感染病毒的风险最高……
还记得1月5日,一架从意大利米兰飞往印度飞机上一共179名乘客。除儿童和婴儿以外,160名成年乘客在抵达后接受了核酸检测,其中共125名乘客检测结果呈阳性,检测阳性率高达78%。
(截图:观察者网)
不过诸多科学已经证明,️其实飞机上感染病毒的风险可能要比许多密闭空间低。
因为飞机上的流动空气是由新鲜空气 (50%),及已过滤再循环空气(50%) 所形成,机舱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隔离99.97%直径 ≧ 0.3微米(µm)的空气中的颗粒、病毒或细菌。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