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4日,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英格蘭地區又有兩人被診斷出感染了猴痘病毒。兩名患者住在同一處房屋,衛生部門正在調查其感染源,但已確定他們與此前確診的患者沒有關聯,患者近期從奈及利亞返回英國。
衛生專家強調,猴痘不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和感染了該病毒的人進行密切接觸才可能發生傳染, 因此對公眾的總體風險「非常低」。根據研究,病毒可以通過被感染動物的咬傷或抓傷、食用受污染的肉類、與感染者直接接觸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床上用品或衣物等渠道而感染。
患者症狀與天花患者相似,發病初期通常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痛、乏力等流感樣症狀或淋巴結腫脹,並且往往會在1、2或3天後擴散,通常會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至身體的其他部位,病程通常為2至4周。
猴痘最早是在1958年被發現的,當時,某個實驗室的猴子身上出現了一種類似於天花的疾病,該病毒也因此得名。猴痘常見於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地區,在歐洲並不常見。
英國衛生部門表示, 猴痘疾病是一種類似於人類天花的罕見病毒感染,不過這種病毒於1980年被根除。大多數患者在幾周內就可康復,但可能導致一些人患上嚴重疾病甚至死亡。
英國國民保健制度網站顯示,猴痘主要由西非或中非部分地區的野生動物傳播,在英國感染風險非常低。在西非和中非旅行時,可通過用肥皂洗手、食用徹底煮熟的肉等來降低感染猴痘病毒的風險。
關注新加坡最新疫情和新聞
我們會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
新加坡政策,津貼,條例等
我們樂於分享給大家
(投稿歡迎聯繫小編)
微信號:sg125cn
資料參考 /聯合早報,新明日報,8視界,網絡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