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呢尔律师认为,强制治疗令是非常好的创新点子,但目前还未充分利用。“这是因为控方太常拒绝让被告进行MTO评估,心理卫生学院也没有足够资源扩大MTO的范围。”
苏呢尔也指有些罪犯在治疗结束后重犯,因此建议延长强制治疗期及实行更多措施跟进罪犯进展,以更好地帮助他们。
黄国彦律师也希望强制治疗令涵盖的罪行范围扩大。他举例,对公务员使用刑事暴力,或蓄意伤害佣人的罪行都不在MTO范围内,罪犯就算因心理疾病犯下这些罪行,也无法进行强制治疗。
“我们在工作上常见到这些被遗漏的案件,按照法律,这些囚犯都不能获得MTO。”
装病蒙骗心理医生?没那么容易
有些罪犯视MTO为系统漏洞,认为可装病摆脱法律责任,但医生可凭经验和技能挑出这些人。
潘文仔医生表示,罪犯是否在装病,一直以来是评估的首要考量。“负责评估的心理医生的经验和技能是关键,以挑出装病且只想‘碰碰运气’的罪犯。”
另外,病例护理人员和医疗社工也会参与评估过程,医生也可通过心理测验探测罪犯是否在装病。若案件比较复杂,医生也可咨询上司或同事的意见,潘文仔医生强调,心理医生都不必独自处理案件。
曾负责数起涉及MTO的刑事案,包括引言中提到的抑郁症妇女案的黄国彦律师也认为,骗过心理卫生学院的医生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容易。
“(这些医生)是经过训练的心理学专家,这是他们每天的工作,犯人的行为若有不一致之处,他们都看得出。”
曾判MTO刑事案件
个案 男医生偷拍男子
患有适应障碍与偷窥症的新加坡中央医院前医生杰里·纳加普塔(31岁)2020年面控,指他多次在商场内偷拍男人如厕,心理评估显示他适合接受强制治疗,法官最终判他接受强制治疗一年。
个案 大学教授到便利店偷窃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余明裕(55岁)到便利店偷窃总值400多元财物,他2017年承认偷窃罪时,心理评估显示他案发时抑郁发作,法官判他接受18个月强制治疗。
个案 妇女骚扰邻居九年
妇女李吉林(65岁)骚扰马来邻居长达九年,包括朝他们丢生猪肉,多次被控蓄意伤害他人宗教或种族情感的罪名。她2017年被判接受两年强制治疗,但在治疗期结束后继续骚扰邻居,2020年再面控时因不肯听从指示吃药,不适合再接受强制治疗,被判12个月缓刑监视。
转载请注明来源:狮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