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別國的人不一定能體會到我們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必須為柴米油鹽問題而感到左右為難。
新加坡看起來好像很富裕,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都曉得,在天然資源上,我們絕對是「貧困戶」。新加坡面積小、土地有限、沒有大規模農田、吃的用的樣樣都需要靠進口。
因此一旦世界上有任何風吹草動,出現一波又一波的物資短缺時,我們就能立即感受到切膚之痛。
那時,新加坡政府的應變能力還算可圈可點,給國人提供了可重複使用的布質口罩,後期還跟進需求,加強口罩的保護功能,在內里加上一層可過濾紙。
當時,我曾幫過一個慈善機構趕縫製布質口罩。這一變通,大家很快就挺了過來。
時至今日,我們面對的是雞蛋和石油(可惡的戰爭)價格高居不下,現在超市又出現爭搶生鮮雞的畫面。
還記得前不久雞蛋供應不足時,價格大漲,身為半個家庭主婦的我,還刻意減少煮雞蛋的次數給家人,作為一種應急策略。多虧政府從不同渠道進口雞蛋,終於讓供應量平穩下來。
朋友們知道汽油價格變貴了,也懂得做人,不會輕易開口要求搭順風車或不那麼順風的車。
電費也開始漲。沒關係,那就一直嘮叨家人關掉不需要的電源,總能立竿見影。
現在馬來西亞禁止活雞出口,本地消費者們還可以說忍一忍一兩個月不吃雞飯,但上下游的工人們,還有生計離不開生鮮雞的小販們,該怎麼辦?
說真的,從未想過也難以想像,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竟然還會體驗到食物短缺的難處。
不過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挺過去,一定會變通走出目前的困境。可能不久後,又會出現之前我們沒有想過的變通創意,應驗了那句老話: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截稿時,政府已經通過媒體促請民眾不要恐慌搶購雞肉。儘管6月起馬來西亞將暫停活雞出口,但新加坡仍有足夠的冰凍雞供應,職總平價集團旗下超市也有長達4個月的冰凍雞庫存。
看來,新加坡人的為難,並沒有難為了有關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