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
说的是百无聊赖的假日。
你知道新加坡一年有多少天公共假期吗?
不用查。告诉你,基本上一年有11天假期。
除了有三天是非不同种族特有的假日,其他8天的假日是平均分配给四大种族。
为了公平,每一族群分到两天的公共假日。
四大种族的假日
基督教分到耶稣受难日 Good Friday和圣诞节 Christmas。
马来族或回教徒分得开斋节Hari Raya Puasa和哈芝节Hari Raya Haji。
信奉兴都教或佛教的印度族分得屠妖节Depavalli和卫塞节Vesak Day。
而华族则分得农历年初一、初二两天。
去查了查才知道,其实之前,还有其他节日被列为公共假期,但后来因为各种客观因素,这些节日也被拿掉,变成现在11天的法定公共假日。
图片来自网络
先看看非宗教性质的三天到底是哪三天。
元旦
每年西元的第一天,即元旦,算是一个举世庆祝的节日。
几乎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在岁末十二点,辞旧迎新,燃放烟火。
西元,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当然,每个宗教和种族其实都有属于自己的年月计算的方法,但之前的几个世纪,西方国家影响力强大,其文化影响力更是渗透很多地方,现在西元纪年的计算方式已经根深蒂固,想换也换不掉。
新加坡每年西元元旦都会在滨海湾燃放烟火,但因为疫情的关系,过去两年,选择在小岛零星几个地点燃放烟火。
随着本地疫情平缓,限制放宽,日子逐渐恢复正常,今年年底的岁末倒数的烟火,指日可待。
图片来自网络
劳动节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劳动节也是一个几乎每个国家都会庆祝的节日。
是为了庆祝劳动阶级对社会和经济所做的贡献,也是为了纪念当年为大家争取权益的的劳工运动,意义深远。
不过不是每个国家的劳动节都在5月1号。
像澳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这些国家的劳动节却是在其他日期。
奇怪的是,虽然名曰劳动节,却是公共假日,大家反而不劳动,更没上班。
国庆日
新加坡的国庆日是很多国人认为最为重要的节日。
国庆庆典,烟火汇演和妆艺大游行都是每年一度的盛大演出,称得上的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八月也是本地旅游旺季,很多外国旅客也会趁这时候来小岛国,共襄盛举。
随着疫情渐渐过去,相信今年的国庆会比过去两年来得更隆重。
图片来自网络
谈过以上三个非宗族有关的节日,接下来看看各族群有关的节日。
圣诞节
个人觉得,这才应该是全世界最广为人知的节日。
随上个世纪末开始,圣诞节越来越普及,这节日也越发趋向商业化,很多人其实已经淡忘它的真正意义。
偷偷告诉你,圣诞节是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
但年轻一代又有多少人清楚知道,这节日背后的真正意义呢。
大家熟悉的圣诞老人是后来才和圣诞节扯上关系,而时至今日,它的商业性远远超过它原本的意义。
在小岛国,圣诞节氛围最浓的区域要算是乌节路(Orchard Road)了,每年圣诞节,圣诞灯饰亮灯时,是最具指标性的商业活动。
乌节路的每家商场为了不让其他人专美于前,都会在11月底之前,纷纷穿戴上五彩缤纷的灯饰,展现绚丽耀眼的外貌,尽显璀璨灿烂之能事。
图片来自网络
耶稣受难节
另外一个基督教的公共假期是耶稣受难节,又称圣周五(Good Friday)。
这一天是耶稣基督被钉死受难的纪念日。
对基督教徒来说,从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到礼拜天的复活节,这三天都是重要的节日。
但对像我这种非基督徒来说,这个假日只是单纯的休息日,因为不用上班上课。
开斋节
开斋节的到来,标志着回教徒斋戒月的结束。
众所周知,回教徒的斋戒月要依照日出、日落来严格禁食,这期间,回教徒们只能限时吃饭喝水,并且还有克制私欲、自省、忏悔赎罪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